31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顯示,3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8%。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表示,3月PMI全面創新高證偽“週期歸來”質疑,央行加息或再入敏感期,債股依然是冰火兩重天。
資料顯示,中國3月官方製造業PMI51.8,為2012年4月以來最高,預期51.7,前值51.6。
中國3月官方非製造業PMI55.1,為2014年5月以來最高前值54.2。
鄧海清認為,3月中國經濟進一步企穩向好,製造業PMI創2012年4月以來近5年最高,非製造業PMI創2014年5月以來近3年最高,“偏執看空中國經濟必犯大錯”。
分項來看,與經濟活動有關的各分項均為2011年以來最高水準。生產指數為2013年12月以來最高值,連續6個月超過53,為2011年以來首次;新訂單指數為2014年8月以來最高值,連續6個月超過52,為2011年以來首次;新出口訂單為2012年5月以來最高,連續5個月超過50,為2011年以來首次;進口50.5,連續5個月超過50,為2011年以來首次。
鄧海清認為,在3月房地產密集調控的背景下,經濟持續企穩向好,多少有些超出市場預料。2017年2月,隨著經濟持續向好,市場開始普遍接受“經濟L型拐點已過”的觀點,但2017年3月“房地產調控2.0”之後,對經濟悲觀論調再起。從目前經濟總體結構看,工業生產的重要性在提高,即“新週期歸來”已經形成,房地產端目前並未影響到經濟向好態勢。一種可能是,與2016年10月調控類似,儘管房地產銷售大幅下滑,但是房地產投資並未下滑,另一種可能是房地產之外的固定資產投資特別是民間投資持續好轉,彌補了房地產調控的影響,需要等待3月經濟資料進一步確認。
鄧海清認為,貨幣政策現在處於較為微妙敏感期的狀態,不確定性持續上升,一方面經濟持續向好,另一方面通脹處於低位,更重要的是防風險、去杠杆在貨幣政策的權重已經超過經濟增長、通脹。在貸款利率超過可比國債收益率的情況下,若經濟好轉趨勢非常明確,出於防風險、去杠杆的角度,即使通脹低位,“2017年存貸款利率一定不會調整”的可信度正在下降。
整體而言,2017年貨幣政策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在貨幣市場加息後,服務於供給側改革的結構性加息或成央行新選項”。對債券市場來講,2017年最大的變化是求收益與防風險並重,過去收益模式來自固化的加杠杆、加久期、降資質,顯然,這種“傻瓜式”模式走到了盡頭,做一隻“聰明勤勞小蜜蜂”才是債市投資人應有選擇。
對於股票市場而言,2016年的邏輯有兩個,一是價格回升的邏輯(產能過剩行業),另一個是需求回暖的邏輯(高端供給),2017年前者可能減弱,而後者仍將繼續。仍然長期看好中國股市健康牛,但結構分化可能會加大,推薦受益於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各版塊。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