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世界科技圈裡,中國的存在感很強。
屠呦呦登上諾獎領獎臺,中國科學家實現巨大突破;“19箭45星”升空,將國人的視野進一步拓寬;基礎研究屢有斬獲,人類的知識邊界被推至更深遠處;最新科技產品層出不窮,人們的生活變得更便利更智慧……
漫長的等待,持續的投入,堅定的步伐,終於獲得巨大的成績!中國科技正在向領跑者“進化”,並站立在世界舞臺的聚光燈下。
——編 者
“中國頂尖的智慧手機製造商已準備好向大家證明,在高端市場裡,他們可以與蘋果和三星並肩競爭。”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財經頻道(CNN Money)評價道。當華為的海外研發中心在矽谷落成的時候,美國人沒有想到,這個來自中國的品牌,有一天會得到一向吝於誇獎的美國媒體的點贊。這些年來,華為陸續設立的10餘個海外研發中心,遍佈美國、德國、印度等國家。
在矽谷設立海外研發中心的還有TCL。這個旨在以矽谷精神促進技術創新,並憑藉美國資源實現技術進步的研究院,共有40多人,主要由研究人員、工程師和訪問研究者三部分組成,承擔著技術和服務本土化支撐的任務。
這些企業研發中心的海外布點,映襯著中國科技進步的大背景。
“中國的物理研究已經逐步從跟蹤模仿,成長為可能和國際前沿並駕齊驅、相互競爭。我們在個別點上有突破和亮點,但整體還需努力。”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長方忠對物理研究下的判斷,其實也是對中國科技現狀的冷靜分析。
從跟跑邁向領跑,角色轉換,心態與環境均需變換,如何迎接新挑戰,考驗我們的決心與毅力。
更廣泛的認可
多項研究入選年度突破,屠呦呦獲諾獎……我國對世界科技進步貢獻率攀升
“顯然,中國正在追趕美國,並已成為擁有高品質科研產出的強國。”《自然》雜誌執行主編尼克·坎貝爾博士說。作為世界頂尖科學雜誌的掌門人,他的話引起了很多人共鳴。
的確,目前,中國對世界高品質科研的總體貢獻攀升至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科技論文總量連續多年居全球第二,高被引論文(引用次數居世界前1%)居全球第四,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科學》發表文章不再是新鮮事。
基礎研究一直被認為是科技發展與創新的根基與源泉。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楊衛看來,“我國的基礎研究正在進入從量變到質變、從點的突破到全面提升的發展階段。”首次成功實現“單光子多自由度量子隱形傳態”,物體瞬間穿越有了可能,被歐洲物理學會評為“2015物理學十大突破”之一;發現外爾費米子,印證了80多年前的設想,使其第一次展現在科學家面前;獲得高解析度的剪接體三維結構圖,被學界認為破解了結構生物學最大難題之一……一系列重大基礎研究進展,擴張了人類的知識邊界。
2015年,在航空航太領域,我國累計發射19箭45星,無一失敗。5顆通信衛星升空,4顆北斗衛星組網;長三甲系列火箭9戰9勝,上面級加盟能力更強;“長征家庭”又添新成員,長征六號、長征十一號首飛成功……高強度、高密度、高成功率,更安全、更環保、更經濟,中國的空間探索能力令人嘆服。
重要科研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大科學工程等科技領域,亮點密集。去年年初,防護等級最高的傳染病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建成,研究具有烈性傳染的病原體成為可能,並將成為我國新生疾病研究網路的核心。在此之前,僅有法國等發達國家擁有這類裝置。去年11月,我國首架自主研製的國產C919大型客機正式下線,目前已接到來自國內外500多架訂單。
而去年10月,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因為發現青蒿素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更是成為中國科技進步的代言人。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因為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獲諾獎。我們相信,這只是一個開始。
更積極的“混血”
高科技離普通消費者越來越近,民間資本流入重大科研項目,互動帶來雙贏
科技創新的浪潮,也能讓普通人從中受益。
依靠軟體應用,提供便捷服務,互聯網重構了大眾的日常生活。過去的一年,智慧硬體興起。不管是虛擬實境設備、無人機、無人駕駛汽車,還是智慧醫療設備、智慧家居,智慧創新帶著消費類電子產品撲面而來,在巨大市場和產業成長的空間裡尋找出口。實驗室裡的成果變身商用,為民所用,打開了雙贏的新視窗。
甚至,瞄準商用市場這塊蛋糕的還有火箭與衛星。
“用物美價廉形容這次的多星發射最合適。”長六火箭副總設計師周遇仁說。2015年9月20日,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將20顆衛星送入太空,創造了我國一箭多星發射的新紀錄。成為航太強國的重要標誌,便是在國際商業發射市場佔有一定的份額,“將來,商用圖片、紀念品、超高空氣球、區域通訊中繼等都將成為我們火箭服務的物件。”
科技與大眾,是條雙通道。科技日益親民,另一方面,民間資本也正逐漸靠近“高大上”的科研之路。
去年10月,我國首台萬米級無人潛水器和著陸器“彩虹魚”號在南海完成4000米級海試。有趣的是,這條“彩虹魚”,是一條融合了國家支持和民間資本的“混血魚”。“蛟龍號”從設想到投入使用曾走過20年,主動找市場、民間資本的參與,讓“彩虹魚”只用了兩年多時間便能下海執行任務。
去年年底啟程進行大洋科考的“向陽紅10”科學考察船,同樣流淌著民間血液。這是中國首艘由民間資本與國家資金共建的遠洋科考船,被評價為“開啟了海洋經濟的‘混合經濟’新模式。”
民間資本流入重大科研專案,鬆動了科技領域的固有模式,示範了另一種可能。在未來,這種“混血”模式,有望催化出更多激動人心的成果。
更重要的擔當
中國已成為創意的搖籃、創新的引擎,科技影響力投射到全球
當重大基礎研究成果不斷湧現,當國家項目開始與民間資本通力合作結出碩果,當山寨和抄襲慢慢讓位于自主研發創新,當高科技離普通消費者越來越近,尊重科研、銳意創新,正成為一種時代氣質。
科技加速奔跑,離不開體制改革。制度的改進與完善,既能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更能持續輸出動力,為中國科技進步提供強勁能源。《關於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畫(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重構了中央財政科技計畫體系,建立公開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平臺,科研的投入更有效率了;《關於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加快推進科研設施與儀器向社會開放,儀器的利用率和共用水準更高了;修改後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實施,各地紛紛搭建橋樑,成果走出實驗室,與實際應用的對接更通暢了。
得益於這些利好因素,中國的科技影響力正投射到海外。
日前,北京易華錄資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林擁軍到矽谷考察,籌畫開設易華錄的首個海外研發中心,“落地矽谷是為了對美國技術資源進行利用和整合。”美國一直被認為是互聯網創新的引領者。但近些年,隨著中國創新實力的不斷提升,中美步入一個“平行創新”的新階段。在這個過程中,矽谷和北京,互動密切,一個在互聯網基礎技術上仍保持優勢,一個在移動互聯網發展上彎道超車。
目前蘇甯、中興、長虹、TCL、北汽新能源、百度等公司均已入駐矽谷,進行戰略佈局。財報顯示,2015年第三季度,TCL在北美市場智慧終端機的銷售達到460萬台,前三季度手機總銷量達到1060萬台,TCL已經成為美國市場第五大手機品牌。
正如微軟公司資深副總裁、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賀樂賦所說,中國今天不只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而已成為創意的搖籃和創新的引擎,並將影響和改變世界的未來。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