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

分析報告:"互聯網+招聘"或促人力資源行業進入社交時代

福州
2015-09-11 14:59

已收藏


我國企業由於轉型升級需要,對中高端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但資訊不匹配等問題常常困擾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不過隨著移動互聯的崛起,基於個體的"社會化招聘"模式正在興起,或將顛覆傳統的人力資源行業,使得該行業也進入"社交時代"。

--"O2O"招聘會 手機APP可面試招聘

2015年人力資本論壇近日在廈門召開。會上,一場線上即時招聘會舉行:海量的人才簡歷、眾多專職與兼職獵頭、最新的網路技術、企業與人才實現快速精准匹配--一個"互聯網+"的招聘模式正通過手機APP軟體快速完成。

記者看到,招聘會主持人通過手機用戶端發佈了10個中高級職位需求。這些需求資訊一發佈,很快就被平臺上5萬多名線上專兼職獵頭看到,並迅速回饋。他們先是線上上直接與企業的HR進行交互溝通,然後約談面試、筆試,最後,由企業對獵頭服務和人才打分。一次O2O式的招聘完成,前後時間不到5分鐘。

這款名為"薦薦"的手機用戶端由六度伯樂網在2015廈門投洽會期間推出,除了突破傳統招聘無法跨行業、跨區域進行人才交流的困境外,軟體還可通過大資料匹配供需雙方,使用者還可以在軟體上向相應工作需求推薦好友。 臺灣汎亞人力資源集團攜帶300家大型製造企業和互聯網公司近2000個崗位和幾百名臺灣高端人才簡歷入駐該用戶端交易平臺。記者瞭解到,汎亞集團將人才需求發佈在薦薦用戶端後,一天之內收到了600多份專業薦客推薦的簡歷,線上成交32單。

--"互聯網+"啟動招聘"朋友圈" 人人可成伯樂

"傳統的招聘模式是陌生人面對陌生人,所以企業對人才的人品和能力缺乏信任。尤其是民企,由於人才管理機制不夠完善,對人才的綜合能力又要求比較高,因而需要一個好的工具甄別人才,減少招聘失誤。"六度伯樂網創始人李妍菲表示。

專家表示,人力資源配置需要知道合適的人在哪裡,如何找到,傳統的招聘管道已經難以滿足高速發展、風起雲湧的"互聯網+"時代需求。同時,專業的匹配與服務個性化也給人力資源行業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移動互聯技術的發展,使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成為了可能。

"比如`薦薦`採用的是`朋友薦朋友,專才鑒專才`的信用體系,首先能解決信任缺失的問題。"李妍菲表示,往往高手在民間,只有各自的朋友才能知道人才各自專業的部分,所以朋友的推薦往往比較靠譜。朋友薦朋友,人人都可成伯樂。

"企業需要有一個開放、可靠的協力廠商平臺,對人才的人品和能力進行雙向背書。而`薦薦`要做的,就是構建這種良性的人才市場生態圈,做招聘行業的滴滴打車,發動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才,為企業踴躍推薦身邊的合適的人才。"李妍菲說。

專家表示,互聯網對招聘行業是一種重構。招聘行業需要採用更加智慧、更加精准的人力資源配置方式,讓人才需求方建立自己的招聘生態圈,才能適應新的招聘需求。目前國外有LINKEDIN,FACEBOOK,TWITTER等,國內的也已有不少相似的軟體,這種基於社交關係的招聘模式將使得中國的人力資源行業進入社會化招聘時代。

--企業應用好移動互聯 招對人留住人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指出,80%的在職者已經在使用社交網路,企業也開始透過社交網路建立品牌形象進行招聘。在"個人被啟動"的時代,互聯網作為一種不同于傳統媒介的"高維媒介",改變了以往以"機構"為基本單位的社會傳播格局,取而代之的是以"個人"為基本單位的社會傳播,由此構造出社會生活領域的種種"新常態"。這就要求重構人才資訊傳播生態及人才服務機構的發展策略。

復旦大學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所長胡君辰說,"互聯網+"時代的人才呼喚更加尊重、包容、透明、協作的企業組織環境,需要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探索先進高效的管理體系,更好地滿足人才創新的訴求和企業轉型的需要。深刻認識理解這一點,是開展社會化招聘工作的前提。

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博導師曾志教授說,"互聯網+"時代帶來新的媒介關係,網站、用戶端、微博、微信等工具,帶來了很多發展的空間和想像,也讓大家對傳播有了更深的認識。傳播在某種程度上也變成了一種分享,一種記錄,一種朋友圈展示。

對個體而言,便捷的媒體工具讓人更容易展示自己。這對企業而言,有助於讓企業更深入地瞭解員工,發現人才,考察人才,使用人才。"互聯網人才機構也只有更全面地瞭解人才,才能為企業提供更符合發展需求的人才。"師曾志表示。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