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8日發佈的外貿資料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3.2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其中,出口7.6萬億元,下降1.6%;進口5.61萬億元,下降4.8%;貿易順差1.99萬億元,擴大8.7%。
7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09萬億元,下降0.9%。其中,出口1.22萬億元,增長2.9%;進口8730億元,下降5.7%;貿易順差3428億元,擴大34%。
對此,接受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這是前期政策紅利釋放的結果,對全年實現外貿“回穩向好”依然不能掉以輕心。
出口連續正增長
以人民幣計算,7月出口同比增長2.9%。這是自今年3月以來的連續第五個月正增長。今年2月,我國出口在驟降25.4%之後,於3月實現18.7%的大幅增長,此後的3個月,出口同比增長分別為4.1%、1.2%和1.3%。
“貫徹國務院《關於促進外貿回穩向好的若干意見》的檔的精神,確實已經起到一定效果。相比年初的外貿情況,目前外貿回穩跡象已經初步顯現。”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告訴記者。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桑百川對記者分析說:“出口實現連續5個月的增長說明外貿正在底部企穩。”
“在當前國際市場整體形勢不太好的情況下,中國外貿不可能打出徹底的翻身仗,所以,實現連續5個月的增長已經相當不錯。”白明說,這裡面有一部分是匯率走低的因素。另外,由於去年的3月和7月出現去年全年單月出口的最大和第二大降幅,因此這裡面也有部分基數的因素。而在海關總署公佈的前7月進出口的六個特點中,民營企業出口的增長和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的提升都將是長期的趨勢和長期的亮點。
全年形勢仍需謹慎看待
在出口連續五月實現正增長的基礎上,能否實現年初設定的“回穩向好”的全年目標?在專家看來,面對依然嚴峻的外貿形勢,需要謹慎看待。
“不能因為連續五月的增長就作出過於樂觀的判斷。目前,外貿形勢依然嚴峻,仍需謹慎看待未來外貿的變化。”桑百川認為,全年實現“回穩向好”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但是,在現實中還有很多難以掌控的因素,如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動和世界經濟低迷的狀態,都是中國難以解決的。而中國外貿發展同樣取決於全球經濟的回穩。
白明也持同樣的觀點。他表示,目前的“回穩向好”體現在以人民幣計算的小幅增長,若折合成美元,進、出口仍然都是下降的,這反映了增長的基礎並不牢固,內生動力並未完全形成。因此,仍不能掉以輕心。
另一個並不樂觀的外界因素是當前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態勢。桑百川說,各國在謀求經濟復蘇的過程中,貿易保護主義的傾向也在加劇,對中國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和制裁,都對中國的貿易產生一定的影響。
還需產業政策發力
近年來,國務院發佈了多個穩外貿的檔。比如,今年5月份下發了《關於促進外貿回穩向好的若干意見》,從5個方面推出14條政策措施。年初,國務院印發了《關於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之前還有《關於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等。
“下一步的政策著力點應更多地放在產業上,只有產業水準進一步提升,出口才會‘酒香不怕巷子深’。”白明說。
“穩外貿還需在中國經濟自身的企穩上做更多努力。”桑百川說,只有中國經濟真正企穩,外貿、出口的基礎才能穩固。另外,政策還應發力在如何使各部門相配合,以促進加工貿易和製造業的穩定發展。
在此前的商務部發佈會上,發言人沈丹陽曾坦言,在不出現全球經濟突然惡化的情況下,商務部有信心實現外貿回穩向好的目標。另據媒體報導,針對如何引導外資更好地投向我國製造業,商務部也正在制定新的政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