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7月20日電(記者許舜達、李平、郭雨祺)水稻為魚提供生活環境和食物,魚為水稻鬆土施肥,田埂間魚稻相依,流水潺潺……這既是如今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原生態的農田風光,也是這裡千百年來再尋常不過的農耕場景。
7月17日至19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大會在青田舉行,中外眾多嘉賓分享了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實踐經驗,也對青田當地如何挖掘傳統農業價值有了更深認識。
地處浙南山區的青田先民,面對"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地理條件,智慧地創造出了"以魚肥田、以稻養魚、魚糧共存"的稻魚共生系統。這一農業傳統的傳承已超過1200年,至今仍在當地鄉村發揮重要作用。2005年,青田稻魚共生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這也是中國首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不能用化肥,不能用農藥。"青田縣的稻魚大戶金嶽品說,青田稻魚共生系統裡,水稻為魚提供生活環境和食物,魚為水稻鬆土施肥,兩個互為依存的物種,通過原始協作,形成科學的生態系統,產出了安全綠色的田魚和口感香糯的稻米。
今年58歲的金嶽品是青田縣的歸國華僑。2011年,金嶽品與幾位農戶合夥成立生態農業開發公司,建立了2000平方米的田魚育苗基地和40多畝的稻田養魚基地,辦起了稻穀育種烘乾、田魚加工點,推出了"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帶動周邊80余戶農民增收,這些農戶的人均年收入超過1.5萬元。
2014年,金嶽品因在生產安全、綠色魚食、增加村民收入和傳承傳統農業方面作出的貢獻,被聯合國糧農組織授予"世界模範農民"稱號。
農業農村部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閔慶文說,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靠的是當地農民,因此需要讓他們有文化自信和自覺,讓他們願意保護農業文化遺產,前提是通過政策上的支持、技術上的幫助、市場上的開拓,讓他們通過保護而受益。
面積3.86平方公里的青田縣方山鄉松樹下村,戶籍人口約1700人。留守在家的370人中,老人約占90%。金嶽品說,曾經,村民們除了養魚種地,基本沒什麼其他收入,山高路遠,田魚和果蔬的銷路有限。
2016年起,金岳品開啟了田魚產業扶持計畫,同村裡100多位留守老人、困難戶結對,免費為他們提供魚苗和技術支持。村民們負責田魚生產,金嶽品再以市場價統一收購銷售村民的鮮魚、田魚乾等產品。
金嶽品懂電腦、懂設計,會畫圖,他為自家的田魚設計了外包裝、田魚標識等,還發明了手提袋、背包等樣式的便攜真空袋,可有效延長活魚的存活時間至100多個小時。
這樣的新鮮田魚,裝入裝水的真空袋裡,坐著裝有氧氣泵的貨車被運往上海的機場。次日,它們就會抵達西班牙馬德里、義大利羅馬等地的超市,成為海外華僑餐桌上的"家鄉味"。
2021年,青田稻魚共生系統面積5.54萬畝、水稻平均畝產480公斤、稻魚總產值達到2.65億元……稻花香裡田魚肥,村民也得到了"穩穩的幸福"。
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文康農表示,中國很早就認識到,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倡議不僅是為了保護農業文化遺產,也是為了子孫後代,同時也為農民和生活在農業文化遺產地的人們提供更好的生活。他們在中國的研究資料也清楚地表明,情況確實如此。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