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陸續公佈的經濟資料都指向一個基本事實:中國經濟的表現超預期。這一事實反過來又改變了人們對中國經濟未來的預期。
“中國經濟再一次否定了消極論者的聒噪。”耶魯大學傑克遜全球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斯蒂芬·羅奇在最近的一篇專欄文章中寫道。這位“中國通”直言,自己正在目睹著這片土地上一場波瀾壯闊的結構轉變:製造業領銜的生產國模式將讓位給服務業推動的消費國模式。
近幾個月陸續公佈的經濟資料都指向一個基本事實:中國經濟的表現超預期。這一事實反過來又改變了人們對中國經濟未來的預期。多位元海內外經濟學家對上證報記者表示,中國將繼續發揮全球經濟“穩定器”的作用,穩定的增長為經濟改革提供了良好條件,二者形成良性迴圈。
“週期性恢復力”成支撐
亮眼內外需打通經脈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6.9%,延續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斯蒂芬·羅奇在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寫道:2017年上半年中國經濟“獲得了週期性恢復力的強大支撐”。
資料顯示,上半年國內經濟繼續穩中向好,6月份製造業PMI為51.7%,連續11個月在景氣區間。出口額同比增長15%。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同比增長10.4%。羅奇認為,這反映出家庭收入的迅速增長和電子商務推動力的日益強大。
下半年中國經濟是否能延續穩中向好的趨勢,從7月份主要經濟指標中已可窺一斑。7月製造業PMI連續10個月運行在51%以上,PPI連續三個月持穩在5.5%,進出口均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速。
羅奇認為,中國GDP的組成將從投資和出口的超快速增長,轉變為增長相對緩慢的內部私人消費。因此,總體GDP增長將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應有之義。
瑞士寶盛銀行亞洲區研究部主管馬修斯對上證報記者表示,消費將成為中國經濟的新動能,未來三到四年,消費或成為推動增長的主要動力。
另一方面,摩根士丹利的經濟學家認為,更強勁的出口將幫助提升中國私營製造業的資本支出、為信貸下降帶來緩衝。而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在下半年到2018年間將保持在10%左右的結構性高位,遠高於2014至2016年間的4%至5%。
三調經濟增速預期
海內外機構紛紛看好中國
內外需齊步發力令中國經濟的“任督二脈”得以暢通,不少海內外機構都看好中國下半年的經濟增長。
英國差價合約券商IG集團的市場策略分析師潘婧怡對上證報記者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出現了不可否認的強勁增長,兩個季度都超過了6.5%的全年目標。儘管下半年房地產行業可能會給增長帶來影響,但全球需求仍未顯示出減弱的跡象,工業部門將繼續支撐經濟增長。
中金公司則表示,下半年經濟增長將彰顯“韌性”,實際GDP增速保持在6.8%,其中隱含的假設便是內需穩健增長和外需進一步復蘇。下半年的宏觀環境或將更有利於大消費、製造業升級以及出口相關行業的增長。
隨著近期宏觀經濟資料向好,多家國內外研究機構紛紛宣佈上調對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期。申萬宏源證券將三季度經濟增速預期上調0.1個百分點至6.9%。該公司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指出,儘管7月PMI絕對值有所回落,但仍處於高景氣區間。這意味著繼二季度經濟表現良好之後,三季度經濟增長仍然值得期待。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則表示,三季度經濟“不悲觀、有韌性”。受益全球朱格拉週期外溢效應和國內企業有設備更新需求,下半年製造業投資將延續企穩、小幅回升的態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宣佈將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期分別上調0.1個和0.2個百分點至6.7%和6.4%。這是該機構年內第三次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渣打銀行、花旗銀行及野村證券都已經宣佈將中國年度經濟增速預期上調至6.8%,摩根大通則表示,中國有望繼續成為全球經濟的“穩定器”。
“雙改革”加速推進
穩增長從容護航
不過,外界也有部分輿論關注去杠杆和與之相關的房地產市場緊縮問題。羅奇指出,本質上,這也就是關注中國是否會出現“日本式停滯”。但他認為,中國擁有更大的儲蓄緩衝和更小的主權債務負擔,避免系統性風險的形勢遠遠優於日本。
在企業層面,標普全球評級近日發佈報告指出,上半年針對中國公司的正面評級行動超過負面評級行動,為兩年半來首次。該公司評級信用分析師李國宜表示,受評公司信用風險趨於穩定得益於經濟狀況改善、大宗商品價格反彈、工業產出增加和成本控制等因素。
馬修斯則表示:“有些人在猜測中國經濟是不是出現了泡沫,但我並不認為是這樣。”他表示,一線城市的樓市價格確實是很高,但應當把中國一線城市和紐約、倫敦和蘇黎士這些經濟和金融中心相比。
得益於超預期的短週期反彈,下半年的經濟金融改革也將具有更加充裕的政策空間、更加穩固的政策定力。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指出,隨著企業盈利的改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國企混改這“雙改革”有望加速推進,進而推動中國經濟“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並創造“L 形”中的結構性生機。
潘婧怡也對上證報記者表示,借勢全球需求的改善,經濟增長為政府加速推進服務業及消費導向型經濟的目標提供了空間。供給側改革將促進中國經濟加速增長,其長期影響可能更為明顯。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