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區域

長江經濟帶構建“以帶串群”格局 將建部省級聯繫機制

中国证券网
2016-07-14 09:34

已收藏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為有效落實政策推進,長江經濟帶的協作將在現有國家、部內和省際協調機制基礎上,建立部省溝通聯繫機制。近日,工信部正聯合相關部委和省市,制定相應的工作機制,並計畫採取試點的方式,推進後續工作和相關政策。

業內人士透露,長江經濟帶的協作將一改過去單純部級之間聯繫,省與省之間聯繫的方式,直接建立省部級聯繫架構,更有利於上面精神與指導的落地,也將加速各個環節的推進。在此背景下,船舶、航空等有望進一步做大做強的產業,上下游將形成完善的產業鏈體系,地方上則是兼顧各地實際情況協調不同省市的發展需求。

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長江經濟帶將形成中國的經濟脊樑,也會進一步加速東部、中部、西部一體化,以及沿著長江經濟帶的南北進一步一體化。

據介紹,長江經濟帶是唯一連接我國東中西部的城市帶,範圍覆蓋廣,因此,其發展也將以城市群作為主體。包括1個世界級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2個國家級城市群及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3個地區性城市群,即江淮城市群、滇中城市群和黔中城市群。

中國科學院地理資源所區域與城市規劃研究中心主任方創琳表示,長江經濟帶通過貫通東西的黃金水道的主軸帶,形成了“以帶串群”的“1+2+3”的長江經濟帶城市群發展新格局。

同時,世界級城市群、國家級城市群、地區性城市群將在全球和國家勞動地域分工中承擔不同功能與分工。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將充分發揮上海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國際大都市的龍頭作用,依託滬甯、滬杭甬高新技術產業帶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帶,構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和現代服務業基地,打造國際競爭力的城市群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總樞紐;成為拉動長江經濟帶崛起和推動長江經濟帶新型城鎮化進程的龍頭型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強化武漢、長沙、南昌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功能,將長江中游城市群建成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科技創新、先進製造和現代服務業基地。

而區域性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方面,將建成全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科技教育、商貿物流、金融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打造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支點與紐帶,西部地區重要經濟中心。江淮城市群建成國家中部地區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的門戶城市群。滇中城市群則建設面向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開放的區域性國際交通樞紐,建成我國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核心區。

方創琳認為,城市群將是長江經濟帶經濟增長的戰略核心區和未來增長最具潛力與活力的地區,是長江經濟帶主體功能區中的重點開發區和優化開發區。但從目前來看,行政分割是推進長江經濟帶城市群協同發展的最大障礙。

辛國斌指出,圍繞長江經濟帶戰略的總體要求,在沿江產業發展中將把結構調整優化、提質增效升級放在突出位置。工信部將集中資源,優先支持長江經濟帶發展。沿江省市要結合實際,積極行動起來並做好有關工作銜接。

“同時建立完善工作機制。在現有國家、部內和省際協調機制基礎上,建立部省溝通聯繫機制,加強部省協同聯動,完善資訊交流共用管道,集中各方資源,形成工作合力。”辛國斌強調,部、省需按照長江經濟帶戰略總體要求和2016年重點任務,加強協調對接,共同推進。

辛國斌強調,工業和資訊化系統要發揮自身優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與製造強國建設重點任務相結合。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著力加強製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升級;支援沿江地區優先實施示範基地卓越提升計畫,打造沿江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先進製造基地,培育世界級產業集群。另外,大力促進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依託長三角研發創新優勢,鼓勵開展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積極推動新一代資訊技術與製造業融合,實施“互聯網+”協同製造,積極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同時,要全面推動綠色迴圈低碳發展。率先在沿江地區實施綠色製造工程,加快構建綠色製造體系,提升重點行業清潔化生產水準,開展工業綠色轉型發展試點示範,支援沿江工業企業綠色迴圈低碳發展。並積極引導區域產業合理佈局。推動沿江產業合理有序轉移,探索多種形式的產業轉移合作模式。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