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4月份擴區為時間節點,上海自貿區走過了兩個歷程,即在地理區域上實現了從1.0版本(28.78平方公里)到2.0版本(120.72平方公里)的提升。而從提升品質上來看,納入陸家嘴、張江和金橋三大片區後,上海自貿區的產業轉型升級實行兩條腿同時發力。
上證報記者近日調研發現,上海自貿區產業轉型升級主要有兩條路徑:一條是,借力金融,通過金融引領區內產業轉型。主要是借助上海自貿區股權投資基金投資區內企業,推動區內產業升級。另一條是,大力發展境外投資,助力國內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實現資源要素的全球佈局。9月28日,上海自貿區又成立境外投資服務聯盟,服務企業“出海”。
金融引領產業轉型
上海自貿區擴區後,各片區的開發建設由外高橋集團、陸家嘴集團、張江集團、金橋集團四大主體負責,它們承擔著自貿區物理空間和產業形態建設的重任。
不過,在實現原有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經濟能級方面,各集團在各顯神通之外,普遍的一個做法就是借道股權投資。其中,上海自貿區基金發揮著引領作用。
上海自貿區基金成立於2014年底,該基金總規模50億元,首期15億元,存續週期5至7年。
成立時間不長,但是上海自貿區基金卻顯示了自貿區速度。今年8月15日,浦東金橋公告定向增發結果,上海自貿區基金成為浦東金橋第四大股東,持有其0.95%的股份。
金橋是國內新興金融、移動視頻、智慧裝備、電子商務等“四新”(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產業的重要集聚地。在業內看來,自貿區基金參與浦東金橋此次定增,也是其為金橋開發區日後加快引入新興產業佈局。
上海自貿區基金在自貿區的首個投資項目,則是在今年3月份攜手東航集團,成為上海暢聯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戰略投資者。暢聯物流由上海浦東新區國資委、上海儀電集團與上海外高橋保稅區聯合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為近50家世界500強企業提供精益供應鏈管理服務。
自貿區基金有關人士對上證報記者表示,陸家嘴區域的互聯網金融專案、張江的生物醫藥產業、金橋的工業4.0,以及外高橋的跨境電商、大宗商品交易平臺等專案,都在積極佈局中。
“加強與各片區開發集團的深度合作,是基金服務于自貿區建設的一個重要路徑。”這位人士稱,在今年年底前,針對自貿區各片區的主導產業,自貿區基金都將有投資項目落地,實現產融結合。
發力境外投資提升能級
讓產能“出海”,推動產能國際轉移,也是當下中國企業謀發展的重要途徑。上海自貿區正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一個橋頭堡。
上海自貿區最新資料顯示,兩年來,上海自貿區境外投資制度不斷創新突破,投資規模成倍增長,中方累計對外投資額已達到184.39億美元,其中2015年投資額比上年增長2倍。累計對外投資項目607個,主要投向美國、澳大利亞和中國香港等42個國家和地區,涉及資訊技術、房地產、生物醫藥、商務服務等多個領域。
其中,股權投資企業扮演了重要角色。來自上海市商務委的統計,2014年共有132家企業在上海自貿區進行對外投資備案,其中約90家為合夥制投資公司或資產管理公司。
安永在其發佈的《上海企業對外投資合作年度發展報告(2015)》中也指出,股權投資基金引領產業互動發展的對外投資模式,成為上海企業走出去的四種模式之一。
9月28日在上海自貿區境外投資推進暨服務聯盟成立大會上,上海自貿區管委會相關人士指出,目前,上海自貿區境外投資已從設立之初第一階段以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為核心的1.0版本,境外投資制度審批改備案、突出投資管理便利化,到第二階段以金融改革為核心的2.0版本,實現境外投融資便利化,如今啟動第三階段以構建境外投資管理服務鏈為核心的3.0版本,推動境外投資逐步與國際接軌,實現更高水準發展。
所謂境外投資管理服務鏈為核心的3.0版本,據介紹是指,上海自貿區將打造境外投資公共服務平臺,整合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諮詢機構、評估機構、融資服務機構等各類專業服務力量,推進境外投資項目庫、資金庫、資訊庫的建設,實現政府、仲介機構與企業的有效連結與資訊共用,打造與國際接軌的境外投資全過程服務鏈。
“上海自貿區還將與財稅部門共同研究完善符合國際慣例、適應境外股權投資和離岸業務發展的稅收政策。”上述自貿區管委會人士說。
上海自貿區基金也在積極佈局境外投資專案,擬利用自貿區的政策優勢,推動中國企業跨境並購重組。而且,還在與境外大型資產管理機構深度合作,引入境外低成本、長週期的資金,為自貿區產業發展提供金融支援。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