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物價的影響開始顯現。2月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漲幅回落至5.2%,仍處於高位,但核心CPI大幅回落至1%,且PPI(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同比環比均轉為負增長,顯示需求仍疲弱。分析人士預計,未來CPI將繼續回落,通脹壓力進一步減輕,將為宏觀政策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留出空間。
未來CPI漲幅將繼續回落
國家統計局昨日公佈資料顯示,2月份,CPI同比上漲5.2%,漲幅較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這是CPI連續2個月運行在5%以上。
“疫情期間,需求上漲、供給受限,導致食品價格同比漲幅創近兩年以來新高,支撐CPI處於高位。但非食品價格和核心CPI明顯回落,反映出整體需求偏弱,後續物價上漲壓力並不大。”交行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對上證報記者說。
統計局資料顯示,2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1.9%,漲幅擴大1.3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4.45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環比上漲9.3%,漲幅擴大0.8個百分點。但鮮菜、鮮果和水產品價格環比漲幅均出現回落。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司長趙茂宏認為,食品價格上漲較多的主要原因,從供給方面看,主要是各地不同程度地實施了交通運輸管控措施,部分地區物流不暢;人力短缺造成物資配送難度加大,成本有所上升;部分企業和市場延期開工開市,一些產品生產和供給受到影響,難以及時滿足市場需要。
農業農村部、商務部等相關部門日前也紛紛表態,疫情期間全國主要農產品產能和供給充足,市場運行基本平穩,近期的價格普遍有所下跌。豬肉供給持續偏緊,價格高位運行後小幅回落。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表示,疫情對2月物價的影響是全方位的,隨著疫情逐漸減弱,居民生活和工業生產恢復到偏正常狀態,通脹將在二季度末開啟下行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2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增長1%,較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創下歷史最低值。
“這充分反映出疫情對總需求的壓制,也部分解釋了貨幣政策在疫情期間階段性進行的流動性補充操作。”諸建芳分析說。
PPI同比環比均轉為負增長
相比CPI,PPI受到疫情的影響更為明顯。資料顯示,2月份,受季節和疫情因素影響,一些工業企業停工停產,需求減弱,PPI環比由上月持平轉為下降0.5%,同比由上漲0.1%轉為下降0.4%。
趙茂宏指出,2月份,國際原油市場受到較大衝擊,價格大幅度下降,影響國內石油及相關行業價格環比由漲轉降,是PPI同比由漲轉降的主要原因。
進入3月份,國際原油市場再現動盪,油價進一步走低。在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看來,石油價格的下跌並不會增加消費性通脹,反而會在原材料價格上帶來一定的工業品通縮壓力,PPI回升的節奏可能不及預期,預計3月PPI將繼續下滑。
隨著海外降息潮開啟,國內政策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
諸建芳分析稱,對於貨幣政策而言,穩增長和降成本仍是首要訴求,PPI的下降使得企業面臨的實際融資成本再度走高,經濟基本面回暖初期也需要流動性擴張扶持。預計最早3月中旬將迎來MLF利率的調降以帶動LPR的下降,二季度準備金率和存款基準利率也有望調降,實體經濟流動性充裕可期。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