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地方工作重心轉向經濟發展的趨勢愈發明顯。
“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及時研究制定加大支持經濟發展力度的措施”“採取超常規舉措”……日前各地紛紛召開會議部署下一步工作重點,諸多內容及表態都傳遞出地方穩增長的強烈信號。
分析人士認為,更多地方穩增長政策有望出臺,比如加大對地方企業的減稅降費力度,加快推進政府產業基金對先進製造業的支持等。
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
為貫徹中央有關精神,近期各地紛紛召開會議研究落實意見,並部署下一步工作重點。
從各地會議內容來看,地方都強調全面做好“六穩”工作,切實變壓力為動力、化危機為機遇,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地方穩增長的壓力並不小。據上證報記者粗略統計,目前已有30個省份公佈了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除了天津、黑龍江、吉林、新疆四地GDP增長目標低於6%,其他地區都高於6%或設定為6%。
“絕大多數地方政府工作報告公佈日期都是在2020年1月21日以前,當時新冠肺炎疫情還未發生,這些預期目標存在高估傾向。”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汪紅駒說。
儘管疫情對地方經濟運行產生了一定影響,但多地都明確表示,經濟增長的慣性和韌性仍然存在,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各地政府都提出要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抓緊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千方百計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
重大專案建設按下“快進鍵”
在部署下一步工作時,各地都強調發揮好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推動重點專案應開盡開、能開快開。
比如,四川提出,要深入實施基礎設施重點領域補短板行動,加快推進一批重大交通項目建設,強化土地、資金、能耗等方面保障。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圍繞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超前謀劃一批重大專案;寧夏要求,強化經濟運行調度,穩定企業生產經營,抓好重大專案建設,保持經濟運行平穩;河北也指出,要狠抓投資和重點專案建設,不斷擴大消費需求,確保一季度開好局起好步。
地方重大專案建設已經按下“快進鍵”。上證報記者梳理發現,最近兩周,山東、江蘇、安徽、河南、貴州、四川等地陸續有大批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或開工建設,涉及投資規模逾萬億元。
與此同時,北京、福建、河南、雲南、江蘇等地還發佈了2020年重大專案投資計畫清單,總投資額合計逾11萬億元,其中基建投資仍是重要部分。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基建補短板仍是地方穩增長的一個重要抓手。應加快地方債發行,落實好專項債充當符合條件的重大基建項目資本金制度。”
超前謀劃促進消費的舉措
積極促進消費也是地方接下來的工作重點,多地都提出要超前謀劃,應對疫情結束後可能迅速釋放的消費需求。
廣西提出,大力推進傳統消費提檔升級,抓好“桂品出鄉”等工作,提振消費信心、促進消費回補。
海南省旅文廳相關負責人日前透露,海南正在制定旅遊業疫後恢復重振計畫。疫情穩定後,全面開展國際旅遊消費年系列工作,優先舉辦吸引力大、拉動消費能力強的活動,加大吸引島外遊客參與的力度;儘快恢復國外包機航線,蓄勢恢復和開闢入境旅遊市場。
此外,多地都強調擴大新興消費。其中,廣西提出,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創意經濟、流量經濟等新經濟;四川表示,積極發展智慧製造、無人配送、線上消費、醫療健康以及線上教育、數位娛樂、數位生活等新業態新模式。
上海證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胡月曉表示,雖然受到疫情的短期影響,但天氣轉暖後,報復性消費增長將會呈現,消費和工業將有下蹲後的跳升增長。
更多穩增長政策有望出臺
各地在相關會議中也釋放出強烈的穩增長政策信號。
廣西提到,要全面分析研判,堅定信心決心,採取超常規舉措,最大限度化解疫情影響,把失去的時間爭分奪秒搶回來,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雲南強調,在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同時,及時研究制定加大支持經濟發展力度的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多地在工作部署中都提到“採取超常規舉措”。對此,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分析說:“超常規手段可以通過財政的減稅和補貼政策、產業發展基金引導,增強對先進製造業的扶持力度,化危為機加快經濟結構調整。”
交行首席研究員唐建偉也對上證報記者表示,近期中央已經出臺了比較多的穩增長措施,地方政府主要是落實中央的政策。此外,地方政府還可以加大對地方企業的減稅降費力度,這要視各地財政收入實力而定。
在蘇劍看來,穩定汽車消費也是政策可選項。此前相關部委已明確鼓勵各地根據形勢變化,因地制宜出臺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增加傳統汽車限購指標和開展汽車以舊換新等舉措。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