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國家統計局將發佈9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資料。多位元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專家預測,9月份CPI同比漲幅或進一步走高,但通脹形勢穩定,高基數下PPI同比漲幅繼續回落勢頭不變。
物價上漲缺乏需求端支撐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9月份CPI同比或進一步走高,升至2.9%附近。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記者表示,9月份CPI同比或升至3.0%左右,主要原因在於受上年同期基數走低,疊加節日因素帶動,9月份豬肉價格、蔬菜價格同比漲幅有顯著擴大,抵消9月份成品油價格下調帶來的影響,推高整體CPI同比漲幅。不過,9月份非食品CPI將延續平穩狀態,其中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因素的核心CPI同比將繼續保持在1.0%左右的明顯偏低水準。這意味著儘管9月份CPI同比漲幅擴大,但整體通貨膨脹形勢依然穩定。
“近期國家發改委針對生豬市場多措並舉、積極調控,加大豬源供應、跨區調運和保障力度,加強行業自律、引導產業正常運行,平抑豬價過快上漲,促使價格決定因素重新回到供需基本面,供給端壓欄惜售情況逐步緩解、生豬出欄有序恢復正常,需求端豬肉消費也受天氣等因素抑制,價格有望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但考慮到假日需求、天氣因素、疫情多發散發等有可能推動蔬菜價格上行,食品價格將繼續成為CPI上行的主要動因。”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主管龐溟對記者表示。
招商證券研報顯示,預計9月份CPI環比漲幅0.4%,同比漲幅2.9%。9月份食品價格普遍偏強運行,非食品項目有望形成對沖,一方面工業品價格下跌將傳導至部分下游消費品價格,另一方面疫情對線下活動形成一定抑制,預計非食品CPI同比走弱。考慮到9月份CPI很可能是全年高點,3%附近的讀數意味著通脹對後續政策形成制約的概率明顯下降。
“此前國家統計局公佈的9月份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為51.3%和47.1%,相比8月份分別上升8個百分點和2.6個百分點,說明社會有效需求的弱修復有可能帶來核心CPI繼續趨軟,價格沿產業鏈傳導仍需時間,預計9月份PPI和CPI之間剪刀差有可能再次擴大,上游行業與中下游製造業行業的價格分化或將持續,需要警惕中下遊行業利潤空間受到擠佔、價差修復過程受到短期性擾動、對穩市場主體穩經濟帶來一定壓力。”龐溟認為。
在王青看來,當前消費需求不足是我國宏觀經濟面臨的主要矛盾,物價全面上漲缺乏需求端支撐,高通脹風險並不大。這是國內外經濟基本面的一個主要差異,意味著我國宏觀政策在促消費、穩增長方向上仍有發力空間。
國內保供穩價政策效應顯現
PPI方面,王青表示,受全球經濟衰退預期發酵影響,9月份以原油為代表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出現新一輪下跌,國內煤炭保供穩價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這意味著此前支撐PPI同比高增的兩類關鍵商品價格漲幅明顯走弱。另外,地產投資下滑會對鋼鐵、水泥等工業品需求帶來一定影響,價格同比降幅有所擴大。因此9月份PPI同比或進一步下滑到1.4%左右,前期困擾企業的上游成本壓力偏大問題得到緩解,整體有利於經濟修復進程。
招商證券預計,9月份PPI環比漲幅0.3%,同比漲幅1.3%。9月份工業部門在供需兩端都展現了相當的韌性,受衝擊幅度明顯小於上半年,部分方向甚至在持續修復。然而供需的同步弱復蘇尚不足以改變工業品價格偏弱運行的局面,特別是在海外貨幣緊縮導致外需走向衰退的過程中,部分海外定價品種如原油的下跌壓力更大。
“PPI同比放緩,有助於緩解部分中下游製造業投入成本,激發微觀主體活力,促進就業和消費。但相對于常年水準,目前部分原材料價格仍較高,加之全球外匯市場波動,部分企業仍面臨挑戰。”周茂華認為。
對於四季度,王青認為,美歐經濟衰退風險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易下難上,加之去年同期國內PPI基數很高,因此四季度PPI同比漲幅將持續處於低位運行態勢,不排除出現負增長的可能,這也將進一步鞏固國內物價穩定基礎。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