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技術轉讓一直是中美貿易談判中爭論的焦點之一。3月28談判中,中方討論了“強制技術轉讓的問題,不管是範圍還是細節方面。他們之前從來都不討論這個問題,”為中美協定的達成創造了可能性。
中國在強制技術轉讓問題上的退讓代表著美國甚至整個西方世界的一大勝利。但是,如果我們把視野從中國擴大至整個發展中國家世界呢?
在對外貿易過程中,發展中國家要求發達國家企業或投資者轉讓技術,其實是件好事。
由於資源不對等的問題,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貿易往來中,通常會令發展中國家處於一個弱勢地位。發展中國家本意是通過對外貿易、引進外資來提高國內生活水準,但現實往往相反。(如下圖)
為了解決對外貿易導致的國內大規模失業、經濟衰退問題,發展中國家通常會放鬆對就業市場、環境規則及其資本的管制,以吸引另一輪外國投資者,最終會造成一個惡性循環。
要解決對外貿易對國內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發展中國家應該從源頭做起。外國投資者不能利用完這些國家的廉價的資源和勞動力,獲取豐厚的利益之後就走。相反,他們應該付出一些代價:同發展中國家合作夥伴分享他們的專業知識,商業模式和技術理念。
回到中國來說。中國堅持要求外國投資者轉讓技術作為進入中國市場的代價,雖然這不是讓外國投資者分享技術的唯一途徑,但這確實是一個辦法。更重要的是,這是其他發展中國家可以效仿的實用政策模式。
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否仍然需要依靠強制技術轉讓是值得商榷的。但許多其他國家確實需要建立自己的中國方式。中國作為強制技術轉讓的先驅,是現代歷史上提高發展中國家生活水準的最大成功故事,這絕非巧合。
(翻譯自The Week:China's forced technology transfer is actually a pretty good idea)
譯者:Coral Zhong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