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創造千億市場 毛利率高被貼“暴利”標籤
互聯網醫美平臺新氧登陸美股;A股7家上市公司主業涉及醫美;監管加強行業走向規範,“暴利”很難再現
美麗真的能創造財富嗎?答案是肯定的,醫美行業便是一個誕生在“美麗”之上的行業。
美國時間5月2日,新氧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當天收盤股價報18.21美元,較13.80美元的發行價上漲31.88%,市值達18.23億美元。這家成立於2013年,2017年剛扭虧為盈、2018年盈利5000多萬元的互聯網醫美平臺實現了資本市場的飛躍。
不止新氧,中國的醫美機構紛紛搶抓行業發展機遇期。更美、悅美、美唄等公司,迅速吸引資本的關注並拿到不菲的融資。也有不少上市公司玩“跨境”,搭上醫美的便車。在這背後,是中國醫美行業空前的“繁榮”,已經是一片藍海中。據全球增長諮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顯示,2018年我國醫美服務行業總收入規模達到1217億元。
曾經,這個行業充斥著非法行醫、“暴利”等亂象,讓不少“愛美”人士望而卻步。但隨著監管趨嚴,資本不斷進入,以及競爭不斷加劇,醫美行業從野蠻生長的時代,向著合規的軌道發展,整個行業也在逐步洗牌。儘管目前,醫美行業仍暴露出誇大宣傳、虛假宣傳、惡性競爭等問題,但行業正在走向規範是很多業內人士的共識。
毛利率多超50%,醫美被貼上“暴利”標籤
對於醫美行業的“暴利”,怡脂創始人兼CEO、整形外科博士許美邦表示,醫美行業“暴利”的說法一直都存在,不過這已經是過去的事了。她說,現在財務、稅務方面都不斷規範,加上獲客、人工、材料成本越來越高,“暴利”很難再重現,做醫院越來越難賺錢。
2013年成立的新氧,其旗下的“新氧APP”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專業美容整形電商平臺。2017年新氧線上交易額超60億元,同比增長300%。2019年5月2日,新氧赴美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互聯網醫美上市公司。
招股書顯示,2016年新氧尚處於淨虧損8103.6萬元的狀態,不過到了2017年公司就扭虧為盈,實現淨利潤1720.2萬元,2018年實現淨利潤5508.3萬元。
從毛利來看,2016年-2018年,新氧的毛利分別為2389.8萬元、2.14億元、5.25億元。按照營業收入計算,新氧同期的毛利率分別為48.68%、82.62%、85.08%。
另一家衝刺資本市場的醫美公司藝星,其營業總收入從2015年的4.05億元增加至2017年的10.37億元,複合增長率達60%,淨利潤也從1298.1萬元增至1.14億元,兩年間增長近8倍。從毛利水準來看,藝星的毛利率從2015年的50.4%上升到2016年的54.2%,2017年又回落至53.3%,但公司整體毛利率高於同行水準。
2018年,醫療美容為上市公司朗姿股份帶來的營業收入在公司所有營收中占比達到18.01%,毛利率為59.9%,超過朗姿股份的時尚女裝和綠色嬰童業務。
不少公司的醫美業務毛利率超過50%,“暴利”也成為人們對於醫美行業的印象。
在接近新氧的人士看來,新氧的高毛利率與公司具有互聯網性質有關,“新氧的高毛利率不僅因為它屬於醫美行業,還因為它是一家互聯網性質的公司,生產資料成本較低,就像小紅書、大眾點評這類公司,成本相對較低,為毛利率的提高帶來了空間”。
對於醫美行業的“暴利”,怡脂創始人兼CEO、整形外科博士許美邦表示,醫美行業“暴利”的說法一直都存在,不過這已經是過去的事了。她說,現在財務、稅務方面都不斷規範,加上獲客、人工、材料成本越來越高,“暴利”很難再重現,做醫院越來越難賺錢,甚至很多醫院都在虧損。
宜采CEO汪千晴則表示,過去醫美行業毛利潤高,有執照不規範、資訊不對稱的原因,雖然對於機構來說毛利率高,但是消費者很受傷。未來,醫美消費會更加透明規範。以藥品為例,成本500元的藥品,如果以800元的價格賣給消費者可能會有人買,但售價2000元就沒有人買單了。消費者更加理性,商業環境會更加坦誠,“暴利”空間不再。
還有業內人士認為,雖然醫美行業毛利率很高,但部分公司淨利率並不高。資深醫療投資人士肖恩表示,醫美行業有許多中間商、代理商,藥品要通過這些管道才能到達消費者手中,而對於醫美機構來說,要獲得消費者的成本很高,所以綜合來看,機構的高毛利率並不能轉化為高淨利率。
還有業內人士解釋稱,醫美機構的毛利率雖然一般都在50%以上,但是傳統機構會拿出很大一部分錢去做行銷,而看到廣告的潛在客戶實際上轉化為付費客戶的比例又很低,這就會導致公司的淨利率下降。在推廣與行銷開支方面,藝星醫美招股書顯示,在公司2017年營業收入10.37億元、淨利潤1.14億元的情況下,公司行銷費用高達2億元。
“對於大家認為的醫美是一個水很深、利潤很大的肥肉”,一家醫美機構從業者邵夢蝶告訴新京報記者,如今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互聯網平臺的參與度更高,產品及服務的價格更加透明,在正規的醫院選擇正規醫生和正規藥品進行操作,其實不存在所謂的暴利。
7家上市公司主業涉醫美,資本押注醫美獲利豐厚
除了上市公司“跨界”進入醫美領域,不少醫美公司也頻頻出手尋找融資機會。剛剛上市的新氧,累計獲得1.6億美元融資,投資方不乏經緯中國、摯信資本、騰訊產業共贏基金、鼎暉資本、蘭馨亞洲等知名機構和基金。其他與新氧定位相近的公司也不斷獲得融資,比如,更美獲得D輪融資,悅美背後有漢能投資,美唄背後有深創投,一起美背後是真格基金。
同花順資料顯示,目前主營業務涉及醫美的上市公司有7家,分別是朗姿股份、北陸藥業、振東製藥、光莆股份、千金藥業、天夏智慧、海南海藥。其中,朗姿股份業務包括手術類醫療美容、非手術類醫療美容;光莆股份業務包括醫療美容服務,天夏智慧業務包括美容化妝品。
2018年,朗姿股份涉及醫美的子公司四川米蘭柏羽醫學美容醫院營收2.48億元,淨利潤2938.07萬元;四川晶膚醫學美容醫院營收4400.48萬元,淨利潤767.14萬元;西安晶膚醫療美容有限公司營收1882.71萬元,淨利潤462.13萬元;陝西高一生醫療美容醫院營收1.18億元,淨利潤2269.18萬元。
2018年6月,光莆股份收購重慶軍美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踏出佈局醫美產業的第一步。2018年,光莆股份主要通過重慶軍美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實現醫美營業收入3397.01萬元。
在上市公司跨界進入醫美行業的同時,許多醫美公司也獲得了資本的青睞。
上市之前,新氧累計獲得1.6億美元融資,成為國內唯一進入E輪的醫美平臺。投資方不乏知名機構和基金,比如經緯中國、摯信資本、騰訊產業共贏基金、鼎暉資本、蘭馨亞洲、中銀國際、中俄投資基金等。
隨著新氧上市,這些投資機構收益頗豐。招股書顯示,不少機構成為新氧上市後的大股東,ATCG Holdings Limited持有新氧28.8%的股份,經緯中國持有21.7%的股份,摯信資本持有新氧17.5%的股份;Youthful Acquisition LP持有10.8%的股份,蘭馨亞洲持有9.3%的股份。
截至5月3日下午收盤,新氧股價報20.77美元,市值已經達到20.80億美元。按照最新市值計算,經緯中國持有的新氧股份價值超過4.5億美元,約合30億元人民幣;摯信資本持有的股份價值達到3.6億美元,約合24億元人民幣;蘭馨亞洲持有的股份價值達到1.9億美元,約合12.7億元人民幣。
目前市場上不乏與新氧定位相近的公司,包括更美、悅美、美唄、美黛拉、美美咖、一起美、口袋喵、美麗神器等。其中,更美已經獲得D輪融資,悅美背後則有漢能投資,美唄背後有深創投,一起美背後是真格基金。
此前欲登陸港股的藝星醫美也頗受關注。根據藝星醫美2018年6月披露的招股書顯示,公司主要股東包括康美股權投資、深圳市高特佳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
目前,藝星醫美在中國已經擁有並經營15家醫療美容機構。從藝星醫美的發展歷程來看,上海藝星是公司成立的第一家分店。據媒體2016年6月報導,上海正是莆田系資本運作、資產騰挪的重心。據稱,藝星醫美背後的莆田系陳氏家族2002年在上海註冊第一家醫院上海閔行虹橋醫院。之後,又在2003年註冊上海健橋醫院、上海美迪亞醫院等。報導稱,截至2015年,陳氏在上海地區的產業已形成醫院、醫藥研發、房地產、醫療美容、金融五大板塊。
據清科研究中心資料,2001-2010年,醫美行業仍屬於發展期,2010年以來,醫美行業在投資數量增加的同時,投資規模也在急劇增大,2015年投資案例數達249起,較2008年增長超過15倍,投資金額增長近10倍。
戶均消費2.2萬元,醫美市場規模超千億
更美APP發佈的《2018中國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2018年有2200萬中國人進行了醫美消費,醫美用戶平均每人年消費金額為2.2萬元;28歲以下醫美用戶占比54%,這標誌著90後、95後、00後成為整形主力。00後、95後分別以占比8%、15%步入整形大軍。
“加長版”五一小長假,醫美行業的消費者比平時更多,醫美從業人員也更加忙碌。
5月4日,在一場手術之後,醫美行業從業者邵夢蝶接受了新京報記者的採訪,這位元90後漂亮女孩留學回國之後曾從事藝人造型工作,起初從自身安全的角度出發逐步瞭解醫美行業,後來成為醫美行業從業者,可以說,邵夢蝶是醫美行業近年快速發展的見證者之一。
“我自己包括身邊的朋友都經歷過比較坑、不負責任的醫院,所以我想做一個有良心的醫美從業者”,邵夢蝶告訴新京報記者,醫美行業專案和技術每年都在更新換代,美麗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但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醫療美容並不是近幾年才出現的現象。早在1949年,我國就出現了整形外科,當時北醫三院成形外科是我國第一個成立的整形外科學科。1957年,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八大處整形醫院)創建,成為我國最早的整形外科專科醫院。1994年,我國的醫療美容行業被正式認可。
我國的醫美行業近幾年駛入快車道。發展到2018年,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顯示,2018年醫美服務行業總收入規模達到1217億元,2014年-2018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3.6%,預計行業收入規模到2023年將達到3601億元,2018年至2023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進一步提高至24.2%。
國內醫療美容與健康服務平臺更美APP發佈的《2018中國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2018年有2200萬中國人進行了醫美消費,醫美用戶平均每人年消費金額為2.2萬元;28歲以下醫美用戶占比54%,這標誌著90後、95後、00後成為整形主力。00後、95後分別以占比8%、15%步入整形大軍。
根據ISAPS(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協會)資料,中國目前的整形滲透率為2%,如果達到美國、巴西等發達國家平均10%的滲透率,未來中國會有上億人消費醫美。醫美行業仍處於一片藍海。
中國已經成為第二大整形國。隨著近兩年互聯網醫美平臺的崛起,醫美產業鏈逐漸完善。上游包括醫美器械及醫美材料和耗材,涉及的公司有華熙生物、昊海生物、雙鷺藥業、複星醫藥、華東醫藥等;中游主要是醫美市場機構,包括公立整形醫院和民營美容醫院,也包括一般美容院和小診所,主要公司有鵬愛醫療、朗姿股份、華韓整形、麗都整形、藝星整形等;下游則主要包括互聯網醫美平臺,也涉及醫美保險、小貸等環節,主要公司有新氧、更美、悅美、美麗神器、美唄和美黛拉等。
監管加強、競爭加劇,醫美行業洗牌後走向正規
醫美行業逐步走進監管視線,在打擊違法違規機構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另一方面,資本不斷湧入,醫美行業的龍頭效應將越發明顯,從蒙眼狂奔的階段,將逐步走到自然的優勝劣汰。
超美力醫療美容門診部市場負責人黃朋從事醫美行業已經近五個年頭了,他最直觀的感受是,現在給客戶講到整形這一塊,客戶不會像早期那麼陌生了,也不會害怕和排斥。
不僅女性對醫美的消費力不斷提高,男性對於醫美的接受度也在不斷提高。根據新氧的資料,中國男性醫美消費者的占比為11.12%,略低於國際上的13.8%,未來預計男性消費者增速會快於女性。雖然男性數量少,但是他們更願意傾囊投入。根據新氧大資料,男性醫美消費者的平均客單價為7025元,女性為2551元,男性平均每單的花費是女性的2.75倍。
人們對於醫美觀念的轉變導致接受度逐漸變高,直接影響著醫美市場的擴大,但在消費者接受醫美整形的過程中,安全性最為重要。新氧的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醫美“黑市”商家數量是正規商家的10倍以上,但是從增速看,正規市場首次超過黑市,出現逆轉。2018年中國醫美正規市場規模或達878億元,同比增速46.4%,共有近萬家正規醫美機構提供服務。中國醫美“黑市”規模或達1367億元,同比增速24.26%,共有超過10萬家非法執業的工作室、美容院等機構。
監管部門也在重拳出擊規範醫美市場。2002年5月1日,為規範醫療美容服務,促進醫療美容事業的健康發展,維護就醫者的合法權益,《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正式施行。《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中規定了從事醫療美容行業的機構需要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2017年6月,據新華社報導,國家衛生計生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嚴厲打擊非法醫療美容專項行動方案》,將以查處案件為抓手,全鏈條嚴厲打擊涉及注射“微整形”的相關違法犯罪活動,健全長效機制,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方案指出要加強生活美容機構監管,查處無醫師資質的個人開展醫療美容服務的行為,查處醫師到非醫療機構開展醫療美容服務的行為。
同時,由於醫美行業需求巨大也催生出了一系列的分期、貸款產品,在多次肅清洗牌之後,醫美分期也在逐步走向合規。
一方面,醫美行業逐步走進監管視線,在打擊違法違規機構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另一方面,資本不斷湧入,醫美行業的龍頭效應將越發明顯,從蒙眼狂奔的階段,將逐步走到自然的優勝劣汰。
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公司創始人史立臣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醫美行業的市場發展空間巨大,但行業中仍暴露出誇大宣傳、虛假宣傳等問題,行業仍需要進一步的規範,國家也需要有進一步的監管措施出臺保障消費者的權益,監管措施的落地也需要切實執行,要保障消費者擁有投訴路徑,需要專門的管理機構進行監管。從行業角度來看,目前市場上仍缺乏大體量的品牌知名度較高的機構。
醫美行業暴露的問題仍在出現,黃朋表示,早期醫美主要是莆田系的人在操盤,目前也逐步走向正規,但是線上平臺的出現導致價格惡性競爭越來越嚴重,平臺上的價格戰導致以實體為主的醫院出現很大的生存問題,主做市場管道的整形機構客流量明顯降低。但願行業越來越正規化。(新京報記者 張妍頔 林子)
原標題:“愛美”創造千億市場 毛利率高被貼“暴利”標籤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