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資訊

“賣殼”不成反被告 *ST昆機業績預虧擬“自救”

中国证券网
2017-03-07 10:16

已收藏

近日,在證監會依法對5宗案件做出行政處罰的消息傳出後,*ST昆機的資訊披露違規事件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ST昆機因未在公告中披露“3個月自動解除”協議的條款和“獲得雲南各部門支持”生效條件而使得公司投資者在公司重組失敗後損失慘重。而在證監會對公司的處罰消息出臺後,公司將面臨來自投資者的索賠。

  
據瞭解,凡在2015年11月11日至2016年2月4日期間買入該股,且在2月4日仍持有該股票的投資者,均有權要求*ST昆機及其他相關責任方賠償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ST昆機預計2016年虧損,公司將面臨因連續三年虧損而被暫停上市的窘境。對此,公司內部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正討論自救。

  
資訊披露違法

  
據*ST昆機公告顯示,公司及時任董事長王興和時任董事會秘書羅濤于2月16日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依據《證券法》的有關規定,證監會對公司資訊披露違法行為進行了立案調查、審理,目前本案已調查、審理終結。根據相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給予警告,並處以40萬元罰款;對王興、羅濤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15萬元罰款。

  
其中,王興在1月份因工作原因,已經申請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董事會戰略發展委員會委員及主任委員、法定代表人職務。

  
《證券日報》記者瞭解到,*ST昆機資訊披露違法的源頭始於2015年紫光系的借殼。彼時,公司第一大股東沈機集團擬將持有的昆明機床(8.700, 0.26, 3.08%)25.08%股份全部轉讓給紫光卓遠,轉讓完成後紫光卓遠將成為昆明機床第一大股東。在“紫光系”的光環籠罩下,*ST昆機於2015年11月10日晚間,發佈《股份轉讓協議》公告之後,公司股價一路上漲,股價漲幅一度超過90%。

  
不過,在*ST昆機投資者相中“紫光系”借殼並夢想著公司股票大漲的美妙前景時,2016年2月5日,公司發佈《重大事項進展情況公告》稱,因提示協議中存在“3個月自動解除”條款,股權轉讓協議將在2月8日自動解除,轉讓雙方正在協商是否延期。

  
而在2016年春節後,公司又發佈《股權轉讓等重大事項終止暨股票複牌提示性公告》稱“由於股權轉讓協定生效條件未達成,項目終止”。該公告發佈後,標誌著*ST昆機的重組正式告吹。
 

有*ST昆機內部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收購方(紫光卓遠)方面在此前的股份轉讓協議解除後就再也沒和公司聯繫過。這也意味著,*ST昆機將與“紫光系”徹底無緣。

  
*ST昆機在脫離了“紫光系”這一光環後,公司股價一路下跌,再次跌回穀底。相應的,對於相中“紫光系”入駐*ST昆機而高價買入的投資者則在這次股價大漲大跌中損失慘重。

  
而在*ST昆機重組“泡湯”的同時,公司資訊披露違法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根據2015年11月10日晚間沈機集團和紫光卓遠簽署的最終版本《股份轉讓協定》顯示,該協定增加了“本協議簽署之日起3個月內,依照協議所列的生效條件不能全部獲得滿足的,則本協定自動解除,雙方互不承擔違約責任”等重要條款。但有報導稱,公司在接到最終正式版本的《股份轉讓協議》之後,在沒有覆核的情況下,公司就上傳了此前公司提前與參與者溝通所準備的公告草稿,遺漏了上述新增條款重要資訊。

  
責任誰負?

  
*ST昆機兩個重要條款未披露,既屬於“重大遺漏”,亦符合《若干規定》中對虛假陳述的認定,還符合導致投資者產生損失的第二個事實。有律師指出,投資者可根據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以虛假陳述導致自己遭受損失為由,對上市公司提起訴訟,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事實上,對於*ST昆機上述資訊披露違法問題,公司及沈機集團、紫光卓遠、公司聘請的財務顧問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解釋。

  
其中,沈機集團曾發佈《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解釋稱,系相關人員根據公司之前的公告所撰寫。與此同時,紫光卓遠披露《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時解釋稱,系財務顧問中德證券“捉刀代筆”,而身為財務顧問、負有“核查”責任的中德證券根本未取得11月10日正式簽署的協議終稿,根本無從發現其中是否與之前的協議版本存在差異。

  
而中德證券則為實際系自己撰寫的《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出具了核查意見和聲明稱:“資訊披露義務人已經按照《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及相關配套檔的規範要求,披露了資訊披露義務人的基本情況、權益變動目的等資訊,披露內容真實、準確、完整”。

  
不論上述各方面的解釋如何,上市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員、財務顧問等均遭到監管部門的處罰。處罰結果顯示:“因為上述重大資訊遺漏,中德證券被責任整改,沒收業務收入300萬元,並處以300萬元罰款;沈機集團被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50萬元罰款;*ST昆機被給予警告,並處以40萬元罰款。此外,相關責任人員也受到了處罰。對其他涉案主體的處罰也即將下發。”

  
淨利潤預虧或暫停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ST昆機的資訊披露違法問題被市場關注的同時,《證券日報》記者還發現,公司正面臨重組失敗,業績連續虧損而面臨的退市危機。

  
*ST昆機公告顯示,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16年經營業績將虧損,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約3.75億元左右。公司解釋虧損原因為,“由於公司機床業務持續下滑,日常經營活動困難,後期市場動力不足,回款狀況不佳,現金流持續緊張,應收賬款回收壓力較大,子公司經營業績下降等所致”。

  
鑒於公司於2014年、2015年連續兩個財政年度經審計為淨虧損,上海證券交易所已根據上市規則自2016年4月1日起發出A股退市風險警告。若公司2016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繼續為負值,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公司A股股票將於2016年度報告披露之日起停牌。

  
其實,*ST昆機曾在2016年通過賣房、賣地、賣資產的方式自救試圖扭虧為盈。其中,公司曾配合政府完成土地收儲及房屋徵收補償事項以及公開掛牌出售資產事項。而公司也於2016年12月末收到昆明市盤龍區財政局茨壩財政所按協議規定支付的土地收儲及房屋徵收補償款4.23億元。

  
同時,*ST昆機還於2016年公開掛牌出售5項資產,但由於5項公開掛牌出售資產事項未能在2016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因此,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公司依然預計虧損。

  
據*ST昆機內部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公司正想辦法自救,爭取能夠在暫停上市後恢復上市的機會。但當問及公司是否會重組時,該人士表示,暫時沒有消息。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