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麻難解,即使對“快刀”恒大而言也不例外。
11月23日早間,萬科A發佈公告稱,截至11月22日,恒大及其下屬子公司已持有萬科A約11.04億股,占萬科總股本的10%,實現第二次舉牌。
與首次舉牌時低調建倉不同,此輪恒大增持幾乎“不計成本”,大筆集中買入時常拉動萬科A股價波動明顯。根據公告,恒大地產集團及其旗下九家公司於8月12日至8月22日、11月9日至11月22日之間通過深交所購入公司A股股份5.52億股,占公司總股份的5%。對照股價走勢,萬科A在8月12日、15日及16日連續三個交易日均放量漲停,此後數日雖有所回檔,但依然保持高位。11月9日,萬科A再度高開高走,當日漲幅高達8.59%,此後順勢攀升,11月18日甚至探得29元的歷史新高。
雖然恒大依然解釋為“認可萬科A的投資價值”,但明顯迥異的建倉風格已很難讓市場視其為“漁利者”。
恒大首次舉牌之時,恰逢“寶萬之爭”難解難分,既與萬科淵源頗深“惺惺相惜”、又一手化解寶能“平倉”之險的恒大,自然被市場寄予“快刀斬亂麻”的厚望,諸如“恒大接手萬科”這樣的傳聞更是甚囂塵上。
“恒大最不濟也是和安邦一樣的‘漁利者’,靜待‘誰的萬科’廝殺,坐收勝利果實。”有市場人士如此評論。
如今看來,從開始的低調建倉,到如今的高調拉板;從A股市場的初學者,到折騰出“恒大概念股”這一題材的操盤高手,恒大對市場始終有著“掌控”之意。
尤其是此次完成“二度舉牌”,以10%的持股比例成為僅次於寶能、華潤的“第三大勢力”,恒大更為龐大的意圖正在逐步展露。只是,當持股量逐步增加、參與資金不斷擴大之時,恒大也正陷入萬科“困局”之中,活動空間愈加狹小。
據記者統計,根據已經公告的情況,寶能、華潤、恒大、安邦對萬科的持股比例分別為25.4%、15.24%、10%、6.177%,萬科管理層掌控的資管計畫則合計持有約7.12%股權,幾大角力方手中合計持有的萬科股權比例已高達約63.94%。
考慮到部分港資已在搜集萬科H股股份,部分機構仍持有數量不低的萬科A股,目前流通在外的萬科股份尤其是萬科A股數量遠低於市場預期。
“散落”在外的股權越少,想拿到更多股權的成本也就越高,同時對股權之爭及萬科自身的影響也就越大。這也就是為何寶能已不再大手筆增持的原因之一。
從另一角度來看,寶能、華潤、安邦,以及恒大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當流動性漸弱,難以持續加倉,又無法率性離場。
這或許正是萬科管理層所願意看到的,雖然股東從一眾小散變成了資本大鱷,但相互之間的制衡並沒有減弱,資本大鱷自己無法獨吞萬科,也絕不願把既得利益拱手讓人,最終,只能久鎖僵局,長相廝守。
11月23日早間,萬科A發佈公告稱,截至11月22日,恒大及其下屬子公司已持有萬科A約11.04億股,占萬科總股本的10%,實現第二次舉牌。
與首次舉牌時低調建倉不同,此輪恒大增持幾乎“不計成本”,大筆集中買入時常拉動萬科A股價波動明顯。根據公告,恒大地產集團及其旗下九家公司於8月12日至8月22日、11月9日至11月22日之間通過深交所購入公司A股股份5.52億股,占公司總股份的5%。對照股價走勢,萬科A在8月12日、15日及16日連續三個交易日均放量漲停,此後數日雖有所回檔,但依然保持高位。11月9日,萬科A再度高開高走,當日漲幅高達8.59%,此後順勢攀升,11月18日甚至探得29元的歷史新高。
雖然恒大依然解釋為“認可萬科A的投資價值”,但明顯迥異的建倉風格已很難讓市場視其為“漁利者”。
恒大首次舉牌之時,恰逢“寶萬之爭”難解難分,既與萬科淵源頗深“惺惺相惜”、又一手化解寶能“平倉”之險的恒大,自然被市場寄予“快刀斬亂麻”的厚望,諸如“恒大接手萬科”這樣的傳聞更是甚囂塵上。
“恒大最不濟也是和安邦一樣的‘漁利者’,靜待‘誰的萬科’廝殺,坐收勝利果實。”有市場人士如此評論。
如今看來,從開始的低調建倉,到如今的高調拉板;從A股市場的初學者,到折騰出“恒大概念股”這一題材的操盤高手,恒大對市場始終有著“掌控”之意。
尤其是此次完成“二度舉牌”,以10%的持股比例成為僅次於寶能、華潤的“第三大勢力”,恒大更為龐大的意圖正在逐步展露。只是,當持股量逐步增加、參與資金不斷擴大之時,恒大也正陷入萬科“困局”之中,活動空間愈加狹小。
據記者統計,根據已經公告的情況,寶能、華潤、恒大、安邦對萬科的持股比例分別為25.4%、15.24%、10%、6.177%,萬科管理層掌控的資管計畫則合計持有約7.12%股權,幾大角力方手中合計持有的萬科股權比例已高達約63.94%。
考慮到部分港資已在搜集萬科H股股份,部分機構仍持有數量不低的萬科A股,目前流通在外的萬科股份尤其是萬科A股數量遠低於市場預期。
“散落”在外的股權越少,想拿到更多股權的成本也就越高,同時對股權之爭及萬科自身的影響也就越大。這也就是為何寶能已不再大手筆增持的原因之一。
從另一角度來看,寶能、華潤、安邦,以及恒大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當流動性漸弱,難以持續加倉,又無法率性離場。
這或許正是萬科管理層所願意看到的,雖然股東從一眾小散變成了資本大鱷,但相互之間的制衡並沒有減弱,資本大鱷自己無法獨吞萬科,也絕不願把既得利益拱手讓人,最終,只能久鎖僵局,長相廝守。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