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資訊

柳化股份危機持續蔓延 實控人或因債務纏身出局

中国证券网
2016-09-29 09:42

已收藏

          受行業不景氣、產品市場需求不足、產品價格低迷以及電力成本較高等因素影響,柳化股份決定自2016年8月下旬起,將合成氨系統和稀硝酸分別壓產40%和30%,預計本次減產將使其今年8月至12月的營業收入減少約 2億元,減少虧損約1500萬元。由此可見,柳化股份今年繼續虧損似乎已無可挽回。
 

  上市13年的柳化股份(600423.SH)將可能易主。
 

  “控股股東變更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其所持剩餘股票正面臨全部被劃轉的可能。”柳化股份工作人員9月28日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控股股東所持剩餘的4000來萬股都被司法凍結了,有些是輪候凍結,全部劃轉應該還不夠還債。”
 

  而柳化股份本身也是禍不單行,除了去年及今年上半年大幅虧損,目前公司貨幣資金、流動資產均小於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其他負債,加上所處行業持續低迷,財務危機正在蔓延。
 

  大股東地位岌岌可危
 

  據9月28日公告,控股股東柳化集團目前僅持有占柳化股份10.38%的4144.62萬股,與二股東廣西鐵路發展投資基金(下稱鐵投基金)所持占9.23%的3686.74萬股相差無幾。
 

  而鐵投基金所持股權系從柳化集團劃轉所得。按照公告,因柳化集團欠鐵投基金借款本金1.5億元及借款本金1.999億元逾期未歸還,經法院判決和強制執行,柳化集團所持對應的柳化股份股權被司法劃轉至鐵投基金名下。
 

  引發聯想的是,鐵投基金的實際控制人廣西鐵路投資集團之前曾謀劃入主柳化股份。
 

  根據柳化股份2015年3月推出的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廣西鐵路投資集團將通過認購定增成為持股27.11%的控股股東,柳化集團的持股比例則因此從36.3%下降為20.55%。
 

  但一年後,廣西鐵路投資集團入主柳化股份卻無疾而終,當時柳化股份有關人士曾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終止的原因是柳州市政府不同意柳化股份的控制權從柳州國資委轉移到廣西國資委。
 

  不過,在9月28日披露的權益變動報告書中,鐵投基金在“是否擬于未來12個月內個繼續增持”一欄勾選了“否”,並表示不存在必須披露的其他重大事項。
 

  然而,柳化集團因欠債導致所持股權從36.3%被司法劃轉後降至10.38%,其債務危機卻依舊沒有解決。
 

  公告顯示,目前柳化集團所持柳化股份股權的涉訴案件中尚未判決的訴訟請求合計為22959.7044 萬元(僅為本金,不含訴訟費、利息、違約金等費用),已經凍結柳化股份股票2926萬股,輪候凍結11782.8493萬股。
 

  為此,柳化股份公告稱,柳化集團所持公司的股票存在繼續被劃轉的可能性,從而導致公司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的風險。
 

  “柳化集團已經明確表示在未來12個月內沒有增持柳化股份股票的計畫。” 前述柳化股份工作人員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大股東現在岌岌可危,再劃轉就失去了控股地位。”
 

  而申請凍結上述柳化集團所持股權的債權方,分別是江蘇銀行深圳分行、浦發銀行深圳分行和中行東莞分行,目前這3起案件尚未判決。
 

  但若上述案件得到強制執行,柳化集團所持股權將全部被分解劃轉,鐵投基金將可能由此晉身第一大股東。
 

  “鐵投基金不一定會成為柳化股份的大股東。”上述柳化股份工作人員說。但其沒有解釋具體原因。
 

  但當地政府曾經有過計畫和安排,那就是2015年12月31日下發的《全面深化柳州市國資國企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提出了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參與對柳化公司的轉型升級。
 

  “引進戰略投資者是政府的規劃,公司到現在還沒有接到政府的通知。”上述柳化股份工作人員稱。
 

  今年續虧幾成定局
 

  面臨易主的柳化股份,其自身也是舉步維艱。
 

  “公司現在資金比較緊張,效益不好,大家的工資也少了一些。”前述柳化股份工作人員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
 

  公告表明,柳化股份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分別虧損48555.24萬元與23943.83萬元,目前資產負債率為87.99%,流動比例僅為0.36。
 

  “按照目前的市場情況,公司的經營不會好轉。”上述柳化股份工作人員表示。
 

  雪上加霜的是,據公告,廣西壯族自治區物價局通知決定自2016年4月20日起取消化肥用電價格優惠,化肥生產用電執行大工業電價標準。由此,柳化股份因電價調整預計增加2016年經營成本約8000萬元。
 

  而受行業不景氣、產品市場需求不足、產品價格低迷以及電力成本較高等因素影響,柳化股份決定自2016年8月下旬起,將合成氨系統和稀硝酸分別壓產40%和30%,預計本次減產將使其今年8月至12月的營業收入減少約2億元,減少虧損約1500萬元。
 

  由此可見,柳化股份今年繼續虧損似乎已無可挽回。
 

  更有甚者,柳化股份於2012年3月27 日發行的5.1億元公司債券(債券簡稱:11柳化債,債券代碼:122133),亦提示存在到期回售資金償付風險。
 

  “公司經營狀況未有向好跡象,融資非常困難,資金非常緊張,11 柳化債將於2017年3月面臨投資者回售,目前公司尚未有明確的債券回售資金解決方案。”柳化股份公告表示。
 

  不僅如此,柳化股份因其及全資子公司湖南中成與廈門國際銀行珠海分行借款合同糾紛,法院凍結了柳化股份名下4個銀行帳戶及所持柳益公司100%股權,財產保全金額以1.5億元為限。
 

  據此前公告,此項借款合同糾紛系柳化股份於2015年7月15日向廈門國際銀行珠海分行貸款1.5億元,貸款年利率為7%。
 

  “廈門國際銀行債務案件一審開庭後,雙方同意和解,但解決方案涉及政府批准,報到政府後還沒批。”上述柳化股份工作人員透露。
 

  對於柳化股份的困境,上述工作人員亦認為,重組才是柳化股份的出路,“但現在沒有具體的方案,重組方也沒有聽說。”
 

  但現在的問題在於,如果當地政府未及時拿出挽救柳化股份的方案,等到柳化集團剩餘所持股權全部易手,做主的就應該是另有其人。
 

  “柳化股份這個殼是很好,但我們不知道(柳州市)政府怎麼想,光殼好有什麼用?”上述柳化股份工作人員指出。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