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 > 產業

中歐班列(西安)高頻穩定開行助力陝西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

新華絲路網
2020-08-13 10:23

Already collect


2000多年前,西漢出使西域的張騫,打開了長安與歐亞各國之間一條橫貫東西的貿易通道;如今,伴隨著一列列中歐班列(西安)的汽笛聲,一箱箱來自全國29個省份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貨物,在西安港集結分撥,“走上了”安全、快捷的國際物流黃金大通道。

自2013年11月28日第一趟中歐班列(西安)從西安港發車,到2020年7月1日西安至杜伊斯堡、馬拉舍維奇中歐班列(西安)公共班列常態化開行,目前為止中歐班列(西安)已有15條國際貨運幹線,服務沿線40多個國家和地區,基本形成歐亞地區全覆蓋的國際運輸網路,構建起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通道,成為穩定供應鏈的重要保障。

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中歐班列(西安)共開行1667列,是去年同期的2倍;運送貨物總重130.1萬噸,是去年同期的1.9倍,開行量、貨運量穩居全國前列。在中歐班列運輸協調委員會高品質開行排名中,今年中歐班列(西安)連續6個月居全國第一位。

成長與蝶變

2017年3月,國務院印發的《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明確要求,西安國際港務區片區重點發展國際貿易、現代物流等產業,通過“拓展西安陸路口岸鐵路監管功能,推動國際中轉集拼業務發展”“提升中歐班列(西安)輻射能力”等創新互聯互通機制。近年來,西安國際港務區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依託西安區位交通優勢,發揮西安港門戶樞紐地位,打造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全力推進中歐班列(西安)高品質、市場化、可持續發展。

實際上,作為西北地方的“領頭羊”,陝西省自身的經濟直接影響著西北地方乃至更多地區的經濟發展。而長期以來,與東部沿海相比,陝西發展外向型經濟受制于物流成本高企,無法很好地實現引進來、走出去。中歐班列(西安)高頻次穩定開行,有效打破了陝西在國際運輸上存在的瓶頸,使陝西更深層次地融入到國際貿易往來的“大家族”,也為陝西與其它內陸地區開放發展提供了平臺。

多年來,從西安港出發的中歐班列(西安),已成為全國開行班列城市中線路最全、覆蓋最廣、效率最高、速度最快的國際貨運班列。據悉,目前,西安港與青島、寧波、連雲港等沿海港口合作開行了陸海聯運班列。中歐班列(西安)常態化開行15條線路,服務絲路沿線45個國家和地區,吸引了來自全國29個省份的貨源在西安港進行集散分撥,省外貨源超過70%;進口貨物70%以上由西安分撥至全國,西安港已成為輻射全國、連通歐亞的國際中轉樞紐港。

資料顯示,2019年,中歐班列(西安)繼續保持了高品質、高頻次的開行態勢,覆蓋45個國家和地區,全年開行2133列、增長70%,開行量、滿載率、開行噸位、客戶滿意率等多項指標穩居全國前列。今年一季度中歐班列(西安)更是在疫情期間逆勢上揚,一季度共開行656列,是去年同期的2.3倍。

據瞭解,西安國際港務區不斷提升西安港國際中轉樞紐港的集結分撥能力,寬軌直達、統一運單、全城通港、政策兌現進大廳、可信身份認證、稅收服務直通車等首創舉措持續優服務,借助數位技術搭建中歐班列(西安)資訊化綜合服務平臺,中歐班列(西安)打造出一條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通道,為陝西國際貿易暢通注入了強勁動力。今年一季度,陝西進出口總值862.59億元,累計增速高於全國6.8個百分點,居全國第6位,列西部省份第2位。

堅守與抗疫

4月26日,一車裝滿光伏元件產品的中歐班列(西安)火車從西安發往歐洲,預計20天后到荷蘭鹿特丹分撥中心。這是位於西安的光伏生產企業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通過遠距離跨境鐵路運輸實現元件交付。據瞭解,過去,該公司的光伏產品主要通過海運完成,但由於海運受疫情影響,隆基綠能經過細緻評估中歐班列(西安)的運輸全過程,最終認可了這一備選方案,並成為此後隆基綠能交付歐洲客戶的常態化物流方式。

同時,中歐班列(西安)也為第十四屆全運會主場館按期完工立下“大功”。2月下旬,8個40英尺集裝箱的橡膠跑道,陸續從義大利阿爾巴鎮啟程,在杜伊斯堡分4批搭乘穩定高效的中歐班列(西安)從歐洲回程班列抵達西安。

而這些,只是疫情期間中歐班列(西安)不斷開拓貨物新領域、實現逆勢增長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西安國際港務區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主動發揮中歐班列(西安)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擔當,聯合海關、鐵路等部門制定多項應對舉措和便利措施,特別是創新性地推出了中歐班列(西安)“綠色通道”,推進公鐵聯運、鐵鐵聯運,全力確保中歐班列長安號穩定順暢開行。

疫情期間,西安國際港務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保中歐班列(西安)平穩運營,與鐵路、海關等部門同心協力,全力打造鐵鐵聯運的快速集貨分撥中心。如,依託西安集裝箱中心站,加大與全國各中心站合作,共同聯繫後方車站,疏導因公路運力緊張而滯留的中亞、中歐貨物使用鐵路運至西安,優先搭乘中歐班列(西安)運輸。針對困難貨主企業採取減免場站作業費、提升運輸時效等措施,充分緩解疫情期間全國各地的貨運壓力,充分發揮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優勢。同時,加大回程班列組織力度。深化與中鐵集裝箱公司合作,加密回程班列開行頻次,聯合西安海關、新築車站和中鐵聯集西安分公司,加快國內外鐵路到達貨物在西安中心站的中轉時效,特別限時完成中歐、中亞回程物資的中轉,助力疫情期間各類物資供給。

據悉,西安海關與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和集裝箱中心站積極對接,推動班列運行模式從以國內貨物為主向以外貿為主的管理理念轉變,重新劃分海關集中作業平臺,提高集中作業能力;優化查驗貨物吊裝作業流程,利用夜間時間集中調箱,大大縮短貨物查驗準備時間;推動鐵路和海關的資訊化系統整合,避免企業為辦理出站手續往返跑路。

集結中心與未來圖景

2019年3月,《共建“一帶一路”(西安)陸海聯運大通道倡議》發佈,提出發揮西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集散八方、輻射全國的地緣優勢,採取“公轉鐵”“水轉鐵”等聯程中轉或合作開行的方式,聚合貨源向西安港集聚出發。

7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宣佈將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2億元,支持鄭州、重慶、成都、西安、烏魯木齊等5個中歐班列樞紐節點城市開展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範工程建設。其中,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的建設拓展了我國向歐亞地區的跨國物流和貿易,提升了陝西經濟對外開放水準,凸顯了西安國家中心城市的樞紐地位,在陝西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陝西要“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責任重大、任重道遠。

支持便利轉關、施行艙單歸併、減輕企業成本……不久前,陝西省也已經推出9條相關措施支持中歐班列(西安)優化運營組織、提高通關效率、帶動產業聚集、建設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進一步發揮向西開放戰略通道作用,助力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發展。

據瞭解,目前,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進展順利,34個核心項目中已有新築綜合物流中心、西安綜合保稅區等8個項目建成運營,其他項目正在按計劃有序推進,已形成“運營一批、建設一批、儲備一批”的項目建設接續格局。

有相關專家認為,要打造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應深度挖掘國內外市場需求,加快東行海鐵聯運大通道建設,持續提升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的樞紐功能。積極接洽國內東中部地區的製造業城市,推進與東部沿海港口的深度合作,拓展海鐵聯運線路,完善公鐵聯運體系,助力兄弟城市儘快融入全球製造業體系的同時,推動中歐班列長安號形成合理的貨品結構。切實發揮西安國際中轉樞紐功能,加大與東亞、南亞和大洋洲等國家合作,為構築世界多邊貿易格局貢獻陝西力量。充分發揮西安國際港務區指定進口口岸及跨境電商綜試區等功能,開發汽車、糧油、板材等回程大宗穩定貨源,提升中歐回程班列(西安)集結中心的集結功能。

“西安港將在全球佈局海外服務基地,今年年內建成3個海外服務基地,連點成線、織線成網,為‘長安號’境內外往返對開和貨物在境外的高效集散提供支撐。”據西安國際港務區党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孫藝民介紹,西安國際港務區將充分發揮“西安港”門戶樞紐地位,聯手中遠海運集團、招商局物流集團、中鐵集裝箱公司等大型央企,充分發揮央企貨源、網路等資源優勢,高品質開行中歐班列“長安號”公共班列,同時持續加強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陸續開行“晉西歐”、“閩西歐”、“湘西歐”等新線路,以通道促貿易,聚產業,依託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打造服務“一帶一路”國家的物流中心、貿易中心、生產加工中心、金融中心、人文交流基地,構築內陸地區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通道,為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貢獻陸港力量。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