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美"晶片法案"損人害己 終將反噬自身

新華社,華盛頓
2022-08-30 12:56

已收藏



新華社華盛頓8月29日電(國際觀察)美"晶片法案"損人害己 終將反噬自身

新華社記者熊茂伶

美國日前正式推出《2022晶片與科學法案》(以下簡稱"晶片法案"),旨在通過巨額產業補貼和遏制競爭的霸道條款,推動晶片製造"回流"本土。不少業內專家表示,這一法案將科技和經貿問題"武器化",擾亂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終將反噬美國自身。

(小標題)逆潮流 反規律

經濟全球化不斷邁進,晶片產業在世界範圍內建立起跨區域的產業鏈供應鏈網路,形成相互協作的高效運轉格局。分析人士普遍認為,美國炮製"晶片法案",妄圖推動晶片製造回流,是逆全球化潮流和反產業發展規律的行為。

按照白宮公佈的資料,美國半導體產量僅占全球約10%,東亞地區產量占全球75%。這意味著在東亞地區存在強大的半導體產業集群。

德勤諮詢公司在一份報告中說,在晶片領域,廠商自然形成高度集中的生產集群,創造了強大的"人才庫"和"技能池"。

美國蘭德公司供應鏈安全領域主管布拉德·馬丁告訴新華社記者,"晶片法案"無法在短期內解決美國晶片行業的勞動力發展等問題。

除了無法振興美國相關產業,"晶片法案"還對已有的供應鏈系統造成衝擊。波士頓諮詢公司分析師馬特·蘭焦內指出,該法案肯定會導致供應鏈效率降低,供應鏈系統將出現更多冗餘。

另外,這份法案逼迫企業"選邊站隊":只要接受美國政府補貼,10年內就不得在中國或任何其他經濟體擴大先進晶片產能。不少半導體企業認為,類似規定扭曲全球供應鏈,破壞企業全球競爭力,最終影響美國技術進步和發展。

(小標題)增赤字 推通脹

"晶片法案"違背市場規律,通過巨額產業補貼強行扶植"美國製造",不僅不解決老問題,反而製造新矛盾。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半導體企業利潤已經很高,再給予補貼,相當於"劫貧濟富",將激化高赤字和高通脹等風險。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此前估算,"晶片法案"將在十年內增加550億美元支出,再加上產業稅收抵免將減少240億美元稅收,兩者合計增加790億美元財政赤字。一些預算監督機構表示,這將持續推高通脹,拖累經濟增長。

美國企業研究所經濟學家德斯蒙德·拉赫曼告訴記者,"晶片法案"目標實現週期很長,等到那些用於鼓勵半導體行業發展的投資獲得成果,美國普通民眾付出的成本只會更高。

美國"自由事業"基金會主管亞當·布蘭登認為,晶片法案是魯莽財政支出,只會為通貨膨脹"火上澆油",讓美國家庭承擔成本。他表示,擴大企業的福利不會讓美國更有競爭力,只會加重它們對政府的依賴。

(小標題)頻打壓 錯上錯

鼓吹"晶片法案"的政客聲稱,法案能減少美國對外國半導體產品的依賴,解決晶片短缺問題。分析人士表示,晶片短缺的原因是美國單方面挑起經貿摩擦,動搖了半導體全球供應鏈。"晶片法案"是使用錯誤的方式解決美國的另一個錯誤,完全是一種政治操弄工具。

前白宮貿易顧問、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查德·鮑恩在一篇文章中表示,美國打擊其他國家企業,動搖了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損害了美國企業和工人的利益,相關出口管制還阻礙製造商在美國本土投資。

波士頓諮詢公司估計,如果美國完全禁止半導體企業向中國客戶銷售產品,美國半導體企業將喪失18%的全球市場份額和37%的收入,半導體行業也將減少1.5萬個至4萬個高技能工作崗位。

如此看來,這份強調排他性的"晶片法案"不僅無法助力美國半導體產業,還會加劇全球產業鏈扭曲錯配、損人害己。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