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任珂
在瑞士達沃斯召開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遭受新冠疫情、俄烏衝突等挑戰的經濟全球化問題成為各方討論焦點。儘管不少與會者對經濟全球化前景表達擔憂,但一些專家認為,正在經歷變革的經濟全球化仍具備較強韌性。
今年的年會有十多個主論壇或分論壇涉及全球化議題。"全球化死了嗎""在危機時刻平衡全球化和韌性",這些論壇主題凸顯各方對全球化的擔憂。在一場名為"全球化的未來"的分論壇上,面對"全球化是進步了還是倒退了"的提問,多數參與者選擇了後者。
克勞斯·盧夫特曾任高盛歐洲公司副主席,多次參加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他表示,世界經濟論壇最早只聚焦歐洲,後來逐漸發展到關注全球,"這正是因為全球化,也體現了全球化"。
盧夫特承認,現在全球化遇到一些困難。疫情仍在影響全球正常交往,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尋求建設更獨立的供應鏈。俄烏衝突促使歐盟極力擺脫對俄能源的依賴。"不管你喜歡與否,全球化程度會減弱。"
"近幾年,全球化面臨的壓力不斷增加,特別是一些地緣政治事件影響到了供應鏈。"全球物流公司亞致力物流首席執行官兼副主席塔里克·蘇丹說。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施蒂格利茨告訴新華社記者,世界的確處在全球合作困難的時刻。"人們指責全球化帶來一些問題,其實並不是全球化造成的,而是資本主義本身。"
也有不少與會者認為,全球化有強大的生命力,正在轉變形態和重組,並未出現倒退。
據聯合國國際貿易中心執行主任潘蜜拉·科克-漢密爾頓介紹,儘管受到疫情衝擊,全球貿易額仍在2021年創下新高,"說明一切都在強勁反彈"。
塔里克·蘇丹認為,全球化正遭遇挑戰,但其兩大驅動力--人口結構變化和技術變革沒有停止。全球化未來可能以不同的速度和方式繼續發展。
哥倫比亞大學歐洲研究所所長亞當·圖澤說,全球化不會出現大幅倒退,但"缺乏一個清晰的發展方向"。"我們要認識到一個現實,那就是全球化正在重組。"
圖澤說,全球化具有韌性,"中國仍將是全球貿易體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