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綜述:紐約在疫情反彈隱憂下推進重啟計畫

新華社,紐約
2020-07-21 16:20

已收藏

新華社紐約7月20日電綜述:紐約在疫情反彈隱憂下推進重啟計畫

新華社記者長遠

經歷了近兩個月逐步解封後,美國紐約市20日繼續推進經濟重啟計畫,宣佈開始進入解封新階段。不過,由於目前全美大部分地區新冠疫情形勢仍然嚴峻,紐約官員敦促市民保持謹慎,嚴防疫情反彈。

根據紐約州政府制定的重啟計畫,此前紐約市已逐步重啟批發業、製造業、建築業、個人護理服務業、零售業等;餐廳可送外賣或在戶外就餐;多數海灘、泳池和辦公場所重新開放;公車、地鐵、輪渡運營班次逐漸恢復正常,車廂每日定時消毒。

20日起,紐約市進一步允許部分低風險文娛活動重啟。動物園、植物園、帝國大廈觀景台重新開放;自由女神像所在的自由島對公眾開放,但雕像內部和博物館仍關閉;定于8月底在紐約皇后區開幕的美國網球公開賽將在沒有觀眾的情況下如期開賽。幾乎所有公共和室內場所限流,民眾仍需戴口罩和保持1.8米以上的社交安全距離。

與紐約州其他地區不同的是,紐約市在推進重啟計畫時仍保留了一些"限制性"措施,尤其是在得知外州不少新增病例是在餐廳、酒吧內感染之後,即暫停了更多室內活動的重啟。購物中心、博物館等室內文娛場所將繼續關閉,餐廳恢復堂食時間也被推遲,只是啟動了"露天餐廳"專案,准許商家逢週末在特定街區佔用更大的戶外區域搭設桌椅接待食客。

政府正在研究公立學校將以何種方式複課。紐約市擁有全美最大的市立公立學校系統,有約110萬學生。市教育局近日一項調查顯示,全市75%的家長希望孩子可以在秋季重回校園。紐約市長德布拉西奧日前提出了9月複課的"模型",大致是學生分組、輪流回學校上課,平均每人每週回學校不超過3天,其他時間繼續在家進行遠端教育。

紐約抗疫成果來之不易。3月初報告首例確診病例後,5月底全市累計病例超20萬例。3月底,紐約市宣佈"居家令";4月中旬,紐約州州長科莫頒佈"口罩令";隨後紐約市啟動了大規模"病毒檢測和密切接觸者追蹤"行動,疫情逐步趨穩。截至7月20日,根據市衛生局統計,全市累計確診病例約22萬例,累計死亡超23000例,仍位列全美之最,但感染率已連續幾周穩定在百分之一左右,在全美屬較低水準。

然而,疫情反彈風險仍存。首先,紐約市人口密度大導致病毒更容易快速傳播,尤其是在貧困人口聚集的公租房和地鐵車廂裡。這也是導致該市最先成為美國疫情"震中"的主要原因;此外,仍有部分民眾不配合政府的防疫指導措施。

更大的風險來自州外的嚴重疫情。美國西部和南部多州由於過早重啟,加上部分民眾並未戴口罩,導致病例數飆升,全美單日新增病例數近日不斷刷新紀錄。紐約州州長科莫近日表示,考慮到紐約和外州人員流動量大,疫情在紐約捲土重來可能只是時間和程度問題。科莫說:"我感覺我們仿佛正站在沙灘上眺望大海,看到第二波疫情正在遠處形成,所以我希望所有紐約人能保持高度警惕。"

為防止"噩夢"重現,紐約州上月底開始要求從"高風險州"抵達紐約的人員自行隔離14天。根據各州疫情動態,目前已有20餘個州被列入這一名單。紐約州政府本月開始要求來自這些地區的旅客填寫聯絡資訊表,拒絕提供表格的旅客將面臨2000美元罰款和強制性隔離。

科莫日前表示,紐約面臨的風險主要是由於聯邦政府一直否認現實、不尊重科學導致的。他說:"他們從疫情的第一天開始就走在一條錯誤的道路上,現在他們還打算繼續這個註定失敗的策略,讓整個國家來為他們的錯誤埋單。"(參與記者:張墨成、危穎、王迎)
相關新聞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