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國會選舉四年舉行一次,共角逐300個議席,其中包括253個選區議席和47個比例代表議席。全國共劃分253個選區,按簡單多數制各產生一名議員,其餘47個比例代表議席中,17席按政黨得票比例分配,另外30席由"准聯動制"決定。
這是首次在國會選舉中引入"准聯動制"。根據計算規則,政黨在選區選舉中獲得的議席越多,就越難獲得"准聯動制"席位。為應對這一規則,共同民主黨和最大在野黨未來統合黨陣營今年分別新成立共同市民党和未來韓國党,作為各自"衛星政黨",以奪取更多議席。
選舉結果顯示,共同民主黨及共同市民党獲得180個席位,一舉成為"超級執政黨"。未來統合党和未來韓國党獲得103席,遭遇慘敗。
分析認為,執政黨佔據國會五分之三議席,使其能夠通過快速通道單獨處理除修憲以外的大部分法案,有助於總統文在寅在任期後半段加速推動改革措施和施政計畫。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