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特稿:2019美國控槍難題未解 槍聲不斷又一年

休斯敦
2019-12-26 05:10

已收藏

新華社休士頓12月25日電特稿:2019美國控槍難題未解 槍聲不斷又一年

新華社記者高路

2019年進入尾聲,美國民眾再次度過充滿血腥與暴力的一年。這一年,美國造成4人以上死傷的槍擊事件高達400多起,為近5年來最高。與此同時,種族矛盾成為多起惡性槍擊事件的誘因。

槍支暴力已成為美國社會的一個"頑疾",針對這一問題的爭論在2019年愈發激烈。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政治和社會在控槍問題上的裂痕不斷加深,短期內要實現有效槍支管控、遏制槍支暴力仍是一個無解難題。

槍聲不斷的一年

據非營利組織美國槍支暴力檔案室統計,截至12月24日,2019年美國發生405起至少造成4人死傷的槍擊事件;除自殺外,與槍支相關的死亡人數已達1.48萬人,傷者超過2.8萬人。

這一年,美國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槍擊事件於8月3日發生在德克薩斯州埃爾帕索市一家沃爾瑪超市,這起槍擊事件造成22人死亡,其中包括多名墨西哥公民。僅十幾個小時後,俄亥俄州代頓市再傳槍聲,一名槍手在一處酒吧街向路人開火,最終造成包括槍手在內的至少10人死亡。

頻繁的槍擊事件已麻痹了美國人的神經。"在我看來,大量的槍支暴力消息讓我們變得冷漠、麻木,"曾在得州任檢察官的蓋爾·麥康奈爾這樣告訴記者。

對於美國人手裡到底有多少支槍,很難找到確切的數字。比較能夠確定的是,"槍支文化"在美國西南部等地區頗為盛行,當地居民非常看重自己的擁槍權利。

今年11月,得州蒙哥馬利縣宣佈成為所謂的"槍支庇護所"。這意味著如果該縣認為美國聯邦政府或得州政府的某項法律違反了公民擁槍權,該縣有權抵制這一法律。據統計,美國有200多個縣已宣佈成為"槍支庇護所"。

美國民主黨總統競選人、紐約市前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認為,槍支暴力已構成一項國家緊急狀態。"槍支暴力的影響遠超過造成人員傷亡,它正改變著數以百萬計美國民眾的生活,這些人……生活在擔憂槍擊事件再次發生的恐懼中,"他說。

仇恨犯罪增加

除數量上升外,2019年美國槍擊事件呈現出的另一個特點是種族矛盾凸顯導致仇恨犯罪增加。在埃爾帕索市的槍擊事件中,嫌疑人驅車1000多公里前往美墨邊境小城行兇,而當地80%的居民為拉美裔。警方發現嫌疑人曾在網路上留言表達對墨西哥人的仇恨,因此懷疑其作案動機與反移民的種族主義有關。

德克薩斯大學埃爾帕索分校政治學系主任威廉·韋弗用"驚愕、悲傷、沉重和難以置信"來形容這起槍擊事件。他說,讓人無法理解的是,"有人會心懷仇恨不遠千里來這裡殺害墨西哥裔美國人。"

有專家指出,針對不同族裔的仇恨犯罪在美國歷史上並不少見,但近年來有上升趨勢。當前美國社會不同族群間矛盾凸顯,社會分裂加劇,而一些涉嫌煽動種族仇恨的爭議性言論加劇了兇手的"仇恨犯罪"心理。

休士頓大學東亞政治及社會科學系教授李堅強認為,2016年美國大選後,仇恨犯罪以及針對少數族裔的槍擊案數量上升,這與某些候選人的種族主義言論不無關係,"美國從未像眼下這樣分裂和排外"。

德克薩斯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政治學系主任喬恩·泰勒則認為,仇恨犯罪背後的動機多樣且複雜,除候選人為爭取選票而頻打種族牌的做法外,還包括經濟、文化等因素。

控槍改革困難重重

每次重大槍擊事件發生後,美國社會有關"擁槍"和"控槍"的爭論熱度都會升高。但迫於全國步槍協會等擁槍團體的強大影響力,一些議員不願推動控槍立法,致使美國政府難以對槍支政策進行重大調整,美國社會槍支暴力"頑疾"久拖不治。

2019年夏天,美國接連發生數起造成嚴重人員傷亡的槍擊事件,再度引發各界對槍支暴力問題的關注和討論。145名美國企業首席執行官聯名致信國會參議院,呼籲國會採取措施應對美國社會的槍支暴力問題。他們在信中表示,槍支暴力是一個公共安全問題,不能坐視不管,國會應通過相關法案加強購槍背景審查等。

但隨著熱度漸退,涉槍改革又一次被拋在腦後。在黨派紛爭和集團利益綁架下,要實現控槍改革可謂困難重重。美國馬里蘭大學研究員克萊·拉姆賽告訴新華社記者,涉槍改革進展緩慢是因為共和、民主兩黨之間以及白宮同國會之間"並不在一個頻道上",出於政治考量,各方無法達成真正共識。

2020年是美國大選年。展望未來一年,泰勒和李堅強都對美國從根本上改善槍支暴力狀況不抱希望。他們認為,由於兩黨在槍支管控問題上分歧嚴重,美國立法機構就槍支管控出臺突破性法律條款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泰勒表示,美國政府可推行一些有望獲得廣泛支持的規定來遏制槍支暴力,如對私人購槍者進行強制性背景調查、禁止精神類疾病患者和有犯罪記錄者購買槍支等。但要想有效控制槍支暴力犯罪,就必須在全國範圍內對槍支擁有和使用問題進行廣泛、深入的討論。"遺憾的是,槍支問題在美國已被嚴重政治化,無論誰當選總統,這樣的討論都不太可能發生。"(參與記者:孫丁)
相關新聞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