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財經觀察:九十年前大蕭條 深刻教訓當記取

北京
2019-10-24 16:17

已收藏

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電財經觀察:九十年前大蕭條 深刻教訓當記取

新華社記者金旼旼 杜靜 樊宇

90年前的今天,1929年10月24日,紐約股市道鐘斯工業平均指數暴跌11%,史稱"黑色星期四"。這次暴跌,拉開了一系列美股暴跌序幕:四天后的"黑色星期一",道鐘斯指數暴跌13%,其後的"黑色星期二"再度暴跌12%……

旋即,美國歷史上最慘烈的股市暴跌,逐步演化為金融危機、經濟危機、全球經濟危機。危機從1929年綿延至1930年代末,美國約四分之一的勞動力失業,數千家銀行倒閉;蕭條不僅肆虐美國,更席捲全球。這次經濟危機因此被冠以"大蕭條"之名。

美聯儲前主席、大蕭條研究專家本·伯南克曾說:"如果你想瞭解地質學,就去研究地震;如果你想瞭解經濟學,就去研究美國和世界經濟遭遇的最大災難。"

大蕭條是經濟學研究的富礦,並且在不同歷史節點,總能令人"溫故知新"。其原因在於,大蕭條並非一個單點爆發的金融危機,而是綿延多年的複合型危機;造成危機的並非一個錯誤,而是一連串錯誤:財政政策錯誤、貨幣政策錯誤、金融監管錯誤、貿易政策錯誤……

因此,對大蕭條的反思可以有許多不同的側面:貨幣政策和金融穩定的關係、價格管制等政府干預的有效性問題、政府救助的道德風險問題、1930年關稅法帶來的二次傷害等。

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經濟學界對大蕭條的反思集中在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應對上。譬如,美聯儲吸取大蕭條教訓,積極動用貨幣政策避免市場恐慌性出清,並創造性地利用量化寬鬆政策限制了金融危機的破壞範圍和延續時間。這種基於反思的政策創新,成功避免了大蕭條重演。

如今,金融危機十年已過,當下再次溫故90年前爆發的那場危機,具有新的意義,尤其是一場源於美國國內的金融危機,是如何不斷惡化,並演化為全球危機的?這其中的關鍵在於1930年關稅法,即《斯穆特-霍利關稅法》。美國在國內危機肆虐之際訴諸保護主義舉措,是造成危機從一國向全球、從經濟局部向經濟全域外溢的重要原因。

1930年6月,時任美國總統胡佛簽署《斯穆特-霍利關稅法》,對兩萬多種進口商品加征高額關稅,引發美國主要交易夥伴報復,並演化為全球貿易戰。1930年關稅法試圖通過貿易保護主義來確保美國利益優先,是試圖用一個錯誤去解決另一個錯誤,其效果如抱薪救火,反而導致經濟蕭條嚴重惡化。

回望這段歷史,對當今世界尤其有意義。

首先,任何背離經濟學常識的貿易政策,只會招致經濟危機。1930年5月5日,1028名經濟學家聯名致信美國政府反對關稅法。

這封聯名信寫道:"我們深信提高保護性關稅是錯誤的。關稅總體而言將增加國內消費者必須支付的價格。更高水準的保護將提高生活成本並傷害多數美國公民。"近一個世紀過去了,但經濟學的基本規律並沒有改變。

其次,貿易保護主義傷害最深的,恰恰是保護主義試圖保護的群體。1930年關稅法的立法背景,和政治脫不了關係,其初衷在於時任共和黨總統胡佛保護農民利益的競選承諾。

胡佛政府試圖提高關稅,來保護美國農民在國內市場的利益。但其結果是,關稅以及交易夥伴的反制措施,不僅導致美國出口驟降,更導致農產品價格暴跌。在危機前已經債務負擔沉重的農民,反而成了最大、最直接的受害者,出現大面積破產。

這段歷史和當下的一些情形又何其相似。在正常的國際貿易流被打亂之後,受害最嚴重的反而是普通的農民、工人和消費者,而這些群體卻往往正是政治口號保護的物件。

再次,加征高額關稅及其引發的貿易報復,將不僅損害貿易,還可能損害宏觀經濟和金融穩定。1930年關稅法實施後造成的農業危機,在美國中西部農業州引發一連串銀行倒閉危機,進而加劇更大範圍的銀行業危機,並給美國的貨幣供應量和貨幣政策帶來巨大壓力。

當下,雖然美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整體狀態明顯好於20世紀30年代,但貿易爭端給貨幣政策帶來的風險卻是類似的。在美國失業率創新低之際,金融市場卻罕見出現"錢荒",導致美聯儲在降息之外,不得不通過擴張資產負債表和延長回購來確保美元供應充分。

歷史不會重演但會押韻,經濟蕭條往往都是錯誤政策的後果。回看90年前爆發的那場危機,當知擯棄貿易保護主義,避免引發貿易、金融、經濟危機連鎖反應,符合全球經濟利益。
相關新聞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