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評論:中拉合作造福雙方人民--寫在中拉命運共同體提出五周年之際

北京
2019-07-17 11:09

已收藏


新華社北京7月17日電(記者張拓 張源培)7月13日傍晚,古巴首都哈瓦那,一聲汽笛宣告中國生產的鐵路客車在當地正式運行。5年前的7月17日,習近平主席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宣導中國與拉美攜手追夢,努力構建攜手共進的命運共同體,為中拉命運共同體之船拉響啟航的汽笛。

5年來,這聲汽笛穿越時空,迴響在中拉日益緊密的合作中,激蕩在中拉人民不斷增強的獲得感裡。

這聲汽笛帶來了中拉貿易的日益暢通。5年間,中拉貿易實現"量質齊升"。中國已成為拉美第二大交易夥伴國。雙邊貿易結構不斷優化,高附加值消費品表現突出,產自拉美的櫻桃、藍莓、牛油果、牛肉、紅蝦等優質農產品進入中國普通百姓家庭。這符合拉美國家通過出口促進自身經濟多元化的需求,也符合中國向消費驅動經濟增長模式轉型的需求。通過高契合度的合作,雙方能夠實現各自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由此產生的利益最終落實在百姓的福祉上。

這聲汽笛進一步推動了中拉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在阿根廷,中國企業負責的貝爾格拉諾貨運鐵路升級專案讓阿根廷內陸地區的農產品能夠以更低價格運往港口。在巴西,中國獲得特許經營權的巴拉那瓜港得以擴建,隨著吞吐能力的提升,該港口將成為連接雙邊貿易的重要紐帶。無論是拉美賣家,還是中國買家,物流成本下降讓實實在在的好處沿著產業鏈,跨越大洲大洋,抵達所有參與者。在厄瓜多爾,中國承建的當地規模最大的水電站--辛克雷水電站,不僅點亮了偏遠山村的希望,更使厄瓜多爾從電力進口國變為電力出口國,中國電力企業也由此邁出國際化堅實的一步。

這聲汽笛帶來了中拉科學技術的共用融通。中拉電子商務合作不僅為雙方中小企業打開國際市場大門,也給雙方百姓生活帶來更多生活便利。中拉農業技術合作幫助中國西部省份提高玉米畝產,中國企業承建的厄瓜多爾國家安全指揮控制中心幫助當地居民渡過地震難關。中國共用經濟已深入拉美百姓日常生活,在巴西、墨西哥、智利、哥倫比亞等國,滴滴出行、摩拜單車給當地居民帶來經濟環保的出行新選擇,中國品牌樹立起國際新形象。

5年來,從合作機制的頂層設計,到合作細節的具體推進,從合作管道的開拓創新,到合作理念的相互尊重,中國和拉美共同出實招、創新策,實現合作成果共用,造福雙方人民。

5年來,這汽笛聲愈加響亮地回蕩在中拉人民的心坎裡。中拉命運共同體之所以得到廣泛認同,就是因為其根本出發點在於平等、互利、創新、開放、惠民。
相關新聞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