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特稿:習近平與新時代的中國

北京
2019-09-29 22:55

已收藏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題:習近平與新時代的中國

新華社記者王進業、孟娜、許林貴

10月1日,習近平--首位在新中國出生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將登上天安門城樓,出席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盛典。

70年前這一天,毛澤東在此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而今,習近平掌舵"中國號"巨輪駛入新時代,繼續破浪前進、揚帆遠航。

70年裡,中國共產黨執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走過了非凡歷程--人民翻身當家作主,摘掉"東亞病夫""一窮二白"帽子,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



一、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2012年11月15日,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結束後的當天中午,剛剛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同500多名中外記者見面。

英國學者、《大國雄心》作者馬丁·雅克說,習近平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標誌著一個時代的開始。

當時,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仍在蔓延。中國經過數十年發展在2010年成為第二大經濟體,走向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時期。一些新興國家加速崛起。世界格局正發生深刻演變。

面對記者,習近平把新的中央領導集體的使命概括為"三個責任":對民族的責任、對人民的責任、對黨的責任。他表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14天后,習近平提出"中國夢",這個夢想便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接下來的7年他都為此宵衣旰食,夙夜在公。

當選總書記不久,習近平系統梳理社會主義五百年的思想源頭和演進,給黨內高級幹部總結中國近代以來選擇世界上多種主義制度的成敗得失,進一步宣示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就任總書記以後,他多次踏訪革命聖地。在西柏坡,他說,這裡是立規矩的地方;在井岡山,他說,行程萬里,不忘初心;在中共一大會址,他說,這裡是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在香山,他說,以"趕考"的清醒和堅定答好新時代的答卷。

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被正式確立。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屆一中全會上再次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

這個思想受到全世界的關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全球熱銷。有的國家領導人訪華時還主動同習近平探討書中內容。

新的指導思想更加強調党的全面領導。習近平決心帶領近9000萬黨員的中國共產黨進行自我革命。

習近平發起"全面從嚴治黨",推動出臺"八項規定",主持制定《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等黨內法規。他親自指導開展了四次主題教育活動,來"淨化"全黨。

他形象地打比喻,"我們每天都要刷牙洗臉,打掃衛生,洗盤洗碗洗衣服,党的建設也要做這些事情"。

他領導了一場規模空前、不留死角的"反腐風暴"。中共十八大至十九大的5年間,共查處省軍級以上黨員幹部及其他中管幹部440人。中共十九大閉幕到2018年底,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立案審查調查的中管幹部70余人。直到今年9月還有省部級官員落馬,反腐敗鬥爭永遠在路上。

美國《外交》雙月刊網站評價說,習近平領導著世界上最大、最成功的馬列主義組織,並且決心確保該組織一直保持這樣的地位。

2016年的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明確了習近平作為中國共產黨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

2019年3月,習近平同義大利眾議長菲科舉行會見。菲科向習近平提了一個問題:"您當選中國國家主席的時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

習近平說:"這麼大一個國家,責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艱巨。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願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為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



二、堅定不移把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習近平說,"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按照中共十九大繪製的藍圖,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中國要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具有強烈使命感的中國領導人志在交出令人民滿意的答卷。在習近平領導中國的第七個年頭,中國經濟總量超過9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位。中國還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第二大外資流入國、第二大商品消費國。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和世界銀行的資料,自2013年至2018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約7%,而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長約2.9%。

中國已具備世界最完整產業鏈,220多種工業產品的產量全球第一。它擁有里程最長的高鐵網,把探測器送到了月球背面。2019年世界500強榜單上,中國企業增至129家,首次登上榜首。

這些成就是中國人民艱苦奮鬥幹出來的,是改革開放全面深入推進的結果。鄧小平1978年開啟的改革開放被視為一場"社會革命"。

習近平堅定不移把這場"革命"進行到底。2012年,當選總書記後首次出京考察,他來到深圳時說,"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習近平領導的改革具有新時代的特點:更注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改革更注重頂層設計,強調"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2013年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7年時間表,出臺了規模宏大的改革方案。

習近平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

幾年來,習近平掛帥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和委員會舉行了數十次會議,每次都由他主持。最近的一次會議在今年9月舉行,審議通過了十余項改革方案和意見,從支持民企改革到促進勞動力和人才流動,從減輕教師負擔到治理塑膠污染,既體現頂層設計,又非常細化,是釘釘子精神的寫照。

"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等習近平的座右銘,或許可以幫助外人理解令其驚歎的新時代"中國速度""中國工程"為何頻頻產生。

7年中,習近平進行了60多次國內考察,深入基層一線調查研究,指導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這裡有工廠、鄉村、社區、港口、學校、營房……有時,他要上到海拔幾千米的高山;有時,為到一個村子,他下飛機,就轉火車,再坐汽車;有時,在考察時遇雨,他就挽起褲腿、撐起雨傘同人交流。

最近一次他去河南,提出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的戰略。幾年前他推出了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兩條中國"母親河"流域在新時代迸發出新的活力。

習近平為國企設計了更為市場化的改革方案,並鼓勵民企入股國企。在主持一場前所未有的民營企業座談會時,他說,"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

7年中,習近平提得最多的詞之一是"創新"。"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化緣是化不來的。"他每每說。

一個多月前習近平去敦煌,對保護和發展文化作出新指示。他經常說,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習近平領導了党和國家機構改革,致力打造更高效而現代化的政府機構。過去幾年,中國政府行政審批事項減少了三分之一。不少地方實行網上審批、"一站式"辦公,企業不用花上幾個月跑許多地方去蓋章了。

習近平宣導全面依法治國。他強調要懂得"100-1=0"的道理,意思是1個錯案的負面影響足以摧毀99個公正裁判積累起來的良好形象。司法體制改革正從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等方面破題。

在生態環境方面,他推出著名的"綠水青山論"。習近平親自向聯合國秘書長遞交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批准文書。"綠色中國"的成效在世界上得到認可和好評。許多城市的污染有了明顯減輕。

習近平謀劃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雄安新區。2013年創立的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取得成功,目前自貿試驗區擴大到18個,其中海南全島都將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習近平還宣佈從銀行到汽車等行業進一步擴大開放。

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的投資環境持續改善。據世界銀行發佈的《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中國營商環境排名由78名躍升至46名。中國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資料顯示,它正在逼近成為世界最大消費市場。

根據中國商務部8月公佈的資料,今年前7個月,中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超2.4萬家,實際使用外資金額超53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3%。

習近平出席了在上海舉辦的世界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博覽會。他在35分鐘的演講中,52次提及"開放"。會展的成交額很鼓舞人心。各國更多商家報名參加第二屆進博會。

2018年,習近平再次到深圳考察。他說:"我們就是要在這裡向世界宣示:中國改革開放永不停步!下一個40年的中國,定當有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成就!"



三、一切為了人民的獲得、幸福和安全

2019年每一天,中國平均約有1.65萬戶企業新登記成立,約4萬人在城鎮新實現就業。過去7年中國新增城鎮就業人數有8000多萬,這相當於德國的人口。

習近平說:"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電子商務等新經濟的發展創造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勞動崗位。習近平對此頗多鼓勵和推動。

有一次,在北京的胡同裡,他忽然出現在一群快遞小哥面前,對他們的辛苦表示慰問。目前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快遞業,快遞員人數超過300萬。

習近平在致2018年新年賀詞時說,"我瞭解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就是教育、就業、收入、社保、醫療、養老、居住、環境等方面的事情"。

就任總書記以來,習近平每年春節之際都跟老百姓在一起:冒著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去邊境小鎮看望困難職工,也為鄉親們送上他自己出錢採辦的年貨,和群眾一起打糍粑,為老街坊的房門貼"福"字,關心貧困農民糧食夠不夠吃、看病有沒有保障、孩子能不能上學。

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所作的這一重大論斷,體現了他對國情民意科學準確的判斷和把握。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習近平反復講,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這也反映出習近平個人的經歷和意志。他不到16歲就到陝西貧困農村插隊落戶,勞動生活7年。他當時最希望的就是老鄉們能飽餐一頓肉。他說自己是從貧困窩子裡出來的。他深知百姓疾苦。

一段時間裡,中國房價上漲比較快。習近平告誡,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他還說,城市不能一邊是高樓大廈,一邊是髒亂差的棚戶區。

2018年,中國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到39平方米,比1949年的8.3平方米增加了3.7倍。住房保障工作讓約兩億困難群眾得以安居。

習近平把民眾的事想得很細。在基層考察中,他多次察看老百姓家的廁所,並囑託要做好垃圾分類。最近,他在考察河南一個村落時提出,要實現生活設施便利化、現代化,讓村民"能夠洗上熱水澡"。他還對學生近視高發問題作出批示。

幾十年前,中國社保體系還是一片空白。到2019年,中國已實現基本醫保全覆蓋、養老保險覆蓋9億多人,形成世界最大社會保障網。

2013年,習近平提出"精准扶貧"。他定下目標,到2020年徹底消除現行標準下的農村絕對貧困。這比聯合國確定的在全球消除絕對貧困現象的時間提前10年。

過去7年有8200多萬人脫貧。習近平說:"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問題,將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裡歷史性地得到解決。"

"中國取得的最突出成就是中國人生活水準的顯著提高。"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馬凱碩說,"即便在中華文明歷史上的輝煌時期,數量龐大的底層人民生活依舊困頓。而在當今中國,即便低收入人群也享受到好的食宿、教育、醫療和就業。"

習近平兌現著自己的話:"像愛自己的父母那樣愛老百姓。"

2018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習近平再次當選國家主席,贏得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的全票支持。



四、致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4年,中國出境旅行人次首次突破一億,中國對外直接投資1200多億美元,雙向直接投資首次接近平衡。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在世界各地工作、學習和生活。

"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成為新聞的常見表述。如何處理新時代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是擺在中國領導人面前的重大課題。

近20年前,習近平在擔任福建省省長期間,曾推動實施福建援助巴布亞新磯內亞東高地省菌草、旱稻種植技術示範專案。目前,具有治沙、養畜、發電和新材料開發等功用的菌草項目已傳播到100多個國家,給非洲、亞洲和南太平洋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帶來脫貧希望。

2018年11月,習近平在出訪巴布亞新磯內亞時,又現場見證中國援巴新菌草、旱稻技術等一攬子專案協定正式簽署。

這件事反映了習近平對構建什麼樣的國際關係的願望和思考。在他看來,國與國之間,應該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

2013年3月,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後的首次出訪中,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闡發了"命運共同體"和"新型國際關係"的理念。

兩年後,習近平第一次站在聯合國講壇上發表演講,全面論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要內涵。後來他進一步詳細闡釋了構建一個"遠離恐懼、普遍安全,遠離貧困、共同繁榮,遠離封閉、開放包容,山清水秀、清潔美麗"的世界。

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平臺。這個宏大構思用貿易和投資把各個大陸和海洋聯繫起來。與一些西方人的"疑慮"不同,它的目的只是"讓更多國家和地區融入經濟全球化,共同走出一條互利共贏的康莊大道"。

至今年7月底,中國已累計同136個國家和30個國際組織簽署194份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檔。世界銀行6月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一帶一路"倡議全面實施可使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使全球貿易增加6.2%,沿線經濟體貿易增加9.7%,全球收入增加2.9%。

"主場外交"成了新時代的一張閃亮"名片",從北京APEC會議、上海亞信峰會、杭州G20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到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和博鼇亞洲論壇,從兩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到北京世園會和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中國成為共商全球治理和發展的一個樞紐。

在主持這些活動時,習近平用頗具個人魅力的方式,講述中國的發展如何讓各國"搭便車"的故事,闡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真諦,同時推動以共商共建共用原則創新完善全球治理體系。

近年,中國人擔任了聯合國糧農組織等多個國際組織的主要負責人,為推動全球相關問題治理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也得以創立。

中國成為解決一些全球和地區熱點問題不可或缺的力量。這些問題包括從氣候變化到反恐、從核擴散到貧富差距、從公平貿易到戰爭維和等。

2019年,中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聯合國會費繳納國。它還是聯合國維和行動的主要出資國之一,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第一大出兵國。中國設立的為期10年、總額10億美元的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於2016年正式投入運行。

中國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中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世界銀行稱之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事件之一"。中國的發展經驗和模式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

為人類作貢獻是共產黨人的願景。習近平說:"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



五、穿越驚濤駭浪奔向偉大夢想

2019年9月,習近平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為中青年幹部講授"開學第一課"時,"鬥爭"一詞出現近60次。

他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鬥爭。"

習近平的鬥爭意識,可以追溯到他在梁家河插隊。那時的艱難困苦,已把他磨煉成一個不屈服、勇擔當的人。

習近平說,在前進道路上我們面臨的風險考驗只會越來越複雜,"甚至會遇到難以想像的驚濤駭浪"。

他把反腐視作一場生死決戰。這場戰爭經歷了從"腐敗和反腐敗兩軍對壘,呈膠著狀態",到"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到"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再到"取得壓倒性勝利"。

他清醒、果敢而睿智地帶領全黨全國人民應對經濟下行的挑戰,提出"經濟發展新常態""新發展理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促進經濟轉向高品質發展。他發起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

中美經貿摩擦發生時,在習近平的部署下,中國以"不願打、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的原則和姿態應對。他在布宜諾賽勒斯和大阪同美國總統特朗普會晤,推動解決兩國經貿摩擦邁出重要一步。

在香港問題上,習近平指出,如果香港陷入"泛政治化"的漩渦,人為製造對立、對抗,那就不僅於事無補,而且會嚴重阻礙經濟社會發展。他在會見新任澳門特區行政長官時指出,事實證明,"一國兩制"是完全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

他積極推進祖國統一,提出探索"兩制"臺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他同時提出,"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臺灣同胞"。

習近平大刀闊斧進行國防和軍隊改革,牢固樹立戰鬥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保護中國的海外利益成為軍隊的新時代使命之一。在西亞北非出現動盪時,習近平指揮了撤僑行動。據此拍成的電影創造了中國票房的紀錄。

"他是在維護利益上,更加堅定的人。"美國《外交》雜誌在最近一篇文章中寫道。

習近平說,"我們面臨的各種鬥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至少要伴隨我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過程"。

習近平帶領他的執政團隊既深刻洞察了外部世界的複雜多變,也清醒認識到中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2019年5月,習近平來到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地江西的於都縣,號召人們走好新長征路。

上世紀30年代,中國工農紅軍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征,與嚴酷的大自然、敵人的重兵圍堵以及黨內的錯誤路線作鬥爭,付出重大犧牲,最終取得了革命勝利。

在中國共產黨人看來,所有的艱苦付出,是為了達到他們光榮而神聖的目的。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