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國務院今年以來第四次出手穩外貿。
昨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下一步要加大已有政策落實力度,推動進出口企穩回升。
這些政策主要涉及五個方面:儘快複製推廣自貿區貿易便利化措施;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有訂單、有效益企業的信貸支援,幫助企業規避匯率風險,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領域,增加國內急需的關鍵產品進口;進一步清理港口、航運等經營性收費,加快出口退稅進度;擴大跨境電商、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等試點;發揮雙向投資對外貿的促進作用,依託各類園區提升中西部承接加工貿易能力。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所所長李健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不少穩外貿的政策,與之前的政策相比,此次國務院部署的措施針對性更強,更加具體。
穩外貿政策密集出臺
算上昨日的會議,今年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是四次聚焦穩外貿,前三次分別是在1月16日、2月14日和4月20日。
上證報記者注意到,昨日的會議主要是部署進一步落實此前三次會議的政策內容。比如擴大跨境電商試點,早在1月16日召開的會議上就已經提出要將先行試點的杭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初步探索出的相關政策體系和管理制度,向更大範圍推廣。
為何國務院如此密集出臺穩外貿政策?李健對記者分析說:“最主要原因是外貿形勢不容樂觀,目前出口增速仍為負增長。”
海關資料顯示,7月以美元計價的進出口增速為-7.9%,其中出口增速為-4.4%。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也對上證報記者表示,下半年經濟形勢不容樂觀,要實現增長目標存在很大的挑戰。在房地產銷售已現疲態、下半年加大基建投資力度未必能完全對沖房地產投資增速回落的情況下,消費和出口需要保持相對穩定。
“目前來看,消費在就業平穩的背景下應該問題不大,但海外經濟復蘇不確定上升導致出口繼續下滑的概率加大,因此有必要在政策層面給予外貿更大的支持。”章俊說。
扶持加工貿易力度加大
加工貿易在整個外貿中佔據“半壁江山”,但海關發佈的7月外貿資料顯示,加工貿易增速已連續17個月負增長,月度降幅超過10%。
因此,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王東堂上周在解讀數據時明確說:“整個外貿能否實現回穩向好,嚴格意義上講還是要看加工貿易能不能穩得住。”
為提振加工貿易,今年以來,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其中突出強調提升中西部承接加工貿易能力。
1月,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支援內陸沿邊地區承接產業梯度轉移、研究制定差異化支持政策等工作要求。5月,國務院出臺了《關於促進外貿回穩向好的若干意見》,提出綜合運用財政、土地、金融等政策,支持加工貿易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昨日的會議則再次強調,依託各類園區提升中西部承接加工貿易能力。
章俊對此分析認為,除了海外需求疲弱外,中國出口疲軟也跟自身結構性問題有很大關係,如東部沿海地區的勞動力、土地等投入要素價格上漲過快,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出口的競爭力。鼓勵製造業向中西部轉移可以充分利用中國具有的顯著地域差異來維持中國製造的成本優勢,因此,政府加大政策扶持中西部各類園區來承接加工貿易,也有利於在中長期內穩定出口。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