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與美股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股票市場,在市場結構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公司結構:A股長期牛股缺席
中美股市走勢的分化,很大程度上與兩國的經濟結構差異有關。過去中國經濟的高增長很大程度是由投資拉動的,主要依靠要素增長而非創新驅動。同時,在我國當前的發行制度下,很多新興成長行業的領軍企業無法在A股上市,比如BAT等大市值互聯網企業。想想,A股市值排名靠前的公司是哪些?是中農工建交、中石油與中石化等強週期類企業。這些企業的盈利週期波動較高,基本面的週期變化自然會帶動股價的波動。而美股市值靠前的公司又是哪些?是蘋果、微軟、亞馬遜、穀歌等科技型企業,這些公司具有持續增長的生命力。
根據海通證券的統計,按照2018年11月5日收盤價統計,A股的週期(包括金融地產)、消費、科技板塊的占比分別為59%、25%、12%,而美股中週期、消費、科技板塊的市值占比分別是34%、36%、27%,對比來看,A股的週期股市值占比較高,消費和科技則明顯偏低。
而真正可以成為長期牛股的,大概率不是那些依靠要素擴張獲得增長的傳統週期行業,而是代表未來的科技創新企業,是不斷通過技術突破來滿足用戶需求、有實力與世界巨頭抗爭的高品質企業。
過去A股市場與一些本來可以成為“中流砥柱”的科技公司擦肩而過。近期備受關注的“科創板”,管理層在加大對創新企業登陸A股的支持力度,此類舉措會對改善A股上市公司結構、培養真正的長期牛股起到建設性的作用。
投資者結構:散戶與機構博弈
中美股市的投資者結構存在很大差異,因此也影響了市場的交易行為。對比全球來看,A股的個人投資者比例要顯著高於其餘幾個主要的資本市場。2018年中報顯示,A股個人投資者持有市值占比達到40.5%,而美國、法國、英國、日本等市場的該資料分別只有4.1%、2.0%、2.7%、4.6%,A股和美股的機構投資者持有市值占比分別為31.5%和93.2%。散戶投資者常會有羊群效應、短視心理等非理性行為,喜歡追求追漲殺跌的交易型機會,在這樣一個散戶主導的市場裡,甚至連機構投資者也只能順應市場特徵,很難起到市場穩定器的作用。而美國的機構投資者以長期價值的配置型風格為主,尤其是追求長期回報和中低風險的養老金占比較高,起到了很好的穩定市場的作用。
“追漲殺跌、快進快出、投機導向”的風格導致了A股走勢的高波動性,1年的行情也許會在1個月內就走完,出現“暴漲暴跌”的概率也大幅提升。
期待A股逐漸走向成熟,也可以擁有美股那樣的十年大牛市。
公司結構:A股長期牛股缺席
中美股市走勢的分化,很大程度上與兩國的經濟結構差異有關。過去中國經濟的高增長很大程度是由投資拉動的,主要依靠要素增長而非創新驅動。同時,在我國當前的發行制度下,很多新興成長行業的領軍企業無法在A股上市,比如BAT等大市值互聯網企業。想想,A股市值排名靠前的公司是哪些?是中農工建交、中石油與中石化等強週期類企業。這些企業的盈利週期波動較高,基本面的週期變化自然會帶動股價的波動。而美股市值靠前的公司又是哪些?是蘋果、微軟、亞馬遜、穀歌等科技型企業,這些公司具有持續增長的生命力。
根據海通證券的統計,按照2018年11月5日收盤價統計,A股的週期(包括金融地產)、消費、科技板塊的占比分別為59%、25%、12%,而美股中週期、消費、科技板塊的市值占比分別是34%、36%、27%,對比來看,A股的週期股市值占比較高,消費和科技則明顯偏低。
而真正可以成為長期牛股的,大概率不是那些依靠要素擴張獲得增長的傳統週期行業,而是代表未來的科技創新企業,是不斷通過技術突破來滿足用戶需求、有實力與世界巨頭抗爭的高品質企業。
過去A股市場與一些本來可以成為“中流砥柱”的科技公司擦肩而過。近期備受關注的“科創板”,管理層在加大對創新企業登陸A股的支持力度,此類舉措會對改善A股上市公司結構、培養真正的長期牛股起到建設性的作用。
投資者結構:散戶與機構博弈
中美股市的投資者結構存在很大差異,因此也影響了市場的交易行為。對比全球來看,A股的個人投資者比例要顯著高於其餘幾個主要的資本市場。2018年中報顯示,A股個人投資者持有市值占比達到40.5%,而美國、法國、英國、日本等市場的該資料分別只有4.1%、2.0%、2.7%、4.6%,A股和美股的機構投資者持有市值占比分別為31.5%和93.2%。散戶投資者常會有羊群效應、短視心理等非理性行為,喜歡追求追漲殺跌的交易型機會,在這樣一個散戶主導的市場裡,甚至連機構投資者也只能順應市場特徵,很難起到市場穩定器的作用。而美國的機構投資者以長期價值的配置型風格為主,尤其是追求長期回報和中低風險的養老金占比較高,起到了很好的穩定市場的作用。
“追漲殺跌、快進快出、投機導向”的風格導致了A股走勢的高波動性,1年的行情也許會在1個月內就走完,出現“暴漲暴跌”的概率也大幅提升。
期待A股逐漸走向成熟,也可以擁有美股那樣的十年大牛市。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