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上市公司並購潮起,美的集團40億元的大手筆回購更是將之推向了高潮。資料顯示,7月份以來的短短5個交易日,已經有74家上市公司公佈了回購預案或者回購進展,上市公司主動式回購的計畫規模已超過78億元。
上市公司掀回購潮
7月6日早間,長江潤發公告回購預案,擬回購金額為不超過1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15元/股,預計回購股份數量上限為666.7萬股,約占目前公司已發行總股本的0.80%。本次回購的股份將依法予以註銷並相應減少公司註冊資本,回購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資金。
公司表示,本次回購股份是為了向市場傳遞公司管理層看好公司內在價值的信號,增強公眾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並進一步提升公司價值,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
長江潤發的大手筆回購成為近期A股上市公司並購潮起的一個縮影。據統計,7月份以來短短5個交易日,已經有廣匯汽車、海印股份等23家公司發佈了回購預案,按照回購金額上限計算,上市公司主動式回購的計畫規模已超過78億元。
此外,還有51家公司公佈了回購實施進展,累計回購金額達47.3億元。其中,均勝電子和夢網集團回購金額居於前列,分別為4.97億和4.57億元。
不少上市公司加快了回購方案實施步伐。均勝電子的回購預案自5月23日通過股東大會審議以來,6月13日首次實施了回購,至今三次公告回購進展。截至7月3日,公司累計回購股份數量為1903萬股,支付的資金總額為4.97億元。
資料顯示,今年以來已經有328家A股公司實施了425次股份回購,耗資140億元,回購金額已經超過去年全年水準,2017全年A股回購金額為92億元。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140億元的回購金額,已經創出了歷史新高。
白馬藍籌紛紛加入
美的集團40億元大手筆回購,更是將近期密集回購推向了高潮。
7月4日晚,美的集團公佈的40億元回購計畫,立馬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美的集團這一單回購,就相當於2016年史上回購最高年份總金額的40%。
根據預案,美的擬回購價格不超過50元/股,回購最高價較當日收盤價45.11元溢價10.84%,預計回購股份數量不低於80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約1.2%以上。
美的集團董事會秘書江鵬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其實美的過去也做過回購,市場波動比較大的時候,回購是保護投資者的一種手段,也是對公司價值的認同。美的這些年經營很穩定、也很持續,回購也是對自我價值的一種肯定。
而針對市場關於回購實施效果的疑慮,江鵬說,“回購的實施我們要根據市場的情況來判斷,畢竟有一年的期限,市場如果再波動,我們相對區間會拉得長一點。不過回購肯定是要做的。”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認為,美的此次回購和美國蘋果等大企業的回購比較像,公司現金流都很充裕,規模比較大,業績穩定性強。在這個時點上,美的公司的估值也到了較低水準。通過回購的方式,可以穩定一下股價,給投資者傳遞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經公佈回購預案的上市公司,大部分帳面資金充裕。如最高擬出資4億元回購的廣匯汽車,今年一季報顯示,公司實現扣非淨利潤10.8億元,同比增約12%,貨幣資金餘額為148億元。此外,長江潤發、金禾實業、海印股份等公司今年一季報的貨幣資金餘額均在10億元以上。
市場人士認為,回購需要上市公司出錢購買公司股份,需要公司有資金條件。美的集團此舉,引發市場對現金流充沛的白馬股的回購預期,後期預計會有更多白馬藍籌股加入回購行列。
監管部門鼓勵回購
在目前市場環境下,監管部門也對上市公司回購給予大力支持。
7月5日,深交所新聞發言人表示,深交所支持具備條件的上市公司及其大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依法合規回購、增持股份,增強市場發展信心,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上述新聞發言人表示,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大股東增持股份的行為,表明其對公司經營狀況、盈利能力和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有利於提振投資者信心、穩定市場預期,對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正面作用。
在上一輪股市異常波動的時點,2015年8月底,證監會等四部委聯合發佈《關於鼓勵上市公司兼併重組、現金分紅及回購股份的通知》,大力支持上市公司回購股份。
通知指出,當股票價格低於每股淨資產,或者市盈率、市淨率任一指標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準達到預設幅度時,鼓勵上市公司主動回購股份;公司可以預先設定好觸發回購的指標閥值,同時可以選擇多種工具融資為回購籌集資金,如發行優先股、債券等,以進一步優化公司的資本構成。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出現上述情形時,鼓勵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增持,為上市公司回購提供資金支持。
在成熟市場,股票回購是常用的資本運作方式之一。美股回購已經成為2009年以來標普500上漲重要助推因素之一。自2009年股市觸底以來,企業通過股票回購已成為美國上市公司股票的主要買家。
此前,A股因股價被低估、實施股權激勵、員工持股等原因,進行主動式回購的上市公司僅為少數。付立春認為,A股現金流充裕的大企業,通過回購自家股票,提升每股收益,做大公司市值,可以形成了一個良性的迴圈。作為一種正常市值管理方式,政策層面應加大合規合理股票回購行為的支持力度。
上市公司掀回購潮
7月6日早間,長江潤發公告回購預案,擬回購金額為不超過1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15元/股,預計回購股份數量上限為666.7萬股,約占目前公司已發行總股本的0.80%。本次回購的股份將依法予以註銷並相應減少公司註冊資本,回購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資金。
公司表示,本次回購股份是為了向市場傳遞公司管理層看好公司內在價值的信號,增強公眾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並進一步提升公司價值,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
長江潤發的大手筆回購成為近期A股上市公司並購潮起的一個縮影。據統計,7月份以來短短5個交易日,已經有廣匯汽車、海印股份等23家公司發佈了回購預案,按照回購金額上限計算,上市公司主動式回購的計畫規模已超過78億元。
此外,還有51家公司公佈了回購實施進展,累計回購金額達47.3億元。其中,均勝電子和夢網集團回購金額居於前列,分別為4.97億和4.57億元。
不少上市公司加快了回購方案實施步伐。均勝電子的回購預案自5月23日通過股東大會審議以來,6月13日首次實施了回購,至今三次公告回購進展。截至7月3日,公司累計回購股份數量為1903萬股,支付的資金總額為4.97億元。
資料顯示,今年以來已經有328家A股公司實施了425次股份回購,耗資140億元,回購金額已經超過去年全年水準,2017全年A股回購金額為92億元。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140億元的回購金額,已經創出了歷史新高。
白馬藍籌紛紛加入
美的集團40億元大手筆回購,更是將近期密集回購推向了高潮。
7月4日晚,美的集團公佈的40億元回購計畫,立馬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美的集團這一單回購,就相當於2016年史上回購最高年份總金額的40%。
根據預案,美的擬回購價格不超過50元/股,回購最高價較當日收盤價45.11元溢價10.84%,預計回購股份數量不低於80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約1.2%以上。
美的集團董事會秘書江鵬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其實美的過去也做過回購,市場波動比較大的時候,回購是保護投資者的一種手段,也是對公司價值的認同。美的這些年經營很穩定、也很持續,回購也是對自我價值的一種肯定。
而針對市場關於回購實施效果的疑慮,江鵬說,“回購的實施我們要根據市場的情況來判斷,畢竟有一年的期限,市場如果再波動,我們相對區間會拉得長一點。不過回購肯定是要做的。”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認為,美的此次回購和美國蘋果等大企業的回購比較像,公司現金流都很充裕,規模比較大,業績穩定性強。在這個時點上,美的公司的估值也到了較低水準。通過回購的方式,可以穩定一下股價,給投資者傳遞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經公佈回購預案的上市公司,大部分帳面資金充裕。如最高擬出資4億元回購的廣匯汽車,今年一季報顯示,公司實現扣非淨利潤10.8億元,同比增約12%,貨幣資金餘額為148億元。此外,長江潤發、金禾實業、海印股份等公司今年一季報的貨幣資金餘額均在10億元以上。
市場人士認為,回購需要上市公司出錢購買公司股份,需要公司有資金條件。美的集團此舉,引發市場對現金流充沛的白馬股的回購預期,後期預計會有更多白馬藍籌股加入回購行列。
監管部門鼓勵回購
在目前市場環境下,監管部門也對上市公司回購給予大力支持。
7月5日,深交所新聞發言人表示,深交所支持具備條件的上市公司及其大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依法合規回購、增持股份,增強市場發展信心,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上述新聞發言人表示,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大股東增持股份的行為,表明其對公司經營狀況、盈利能力和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有利於提振投資者信心、穩定市場預期,對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正面作用。
在上一輪股市異常波動的時點,2015年8月底,證監會等四部委聯合發佈《關於鼓勵上市公司兼併重組、現金分紅及回購股份的通知》,大力支持上市公司回購股份。
通知指出,當股票價格低於每股淨資產,或者市盈率、市淨率任一指標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準達到預設幅度時,鼓勵上市公司主動回購股份;公司可以預先設定好觸發回購的指標閥值,同時可以選擇多種工具融資為回購籌集資金,如發行優先股、債券等,以進一步優化公司的資本構成。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出現上述情形時,鼓勵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增持,為上市公司回購提供資金支持。
在成熟市場,股票回購是常用的資本運作方式之一。美股回購已經成為2009年以來標普500上漲重要助推因素之一。自2009年股市觸底以來,企業通過股票回購已成為美國上市公司股票的主要買家。
此前,A股因股價被低估、實施股權激勵、員工持股等原因,進行主動式回購的上市公司僅為少數。付立春認為,A股現金流充裕的大企業,通過回購自家股票,提升每股收益,做大公司市值,可以形成了一個良性的迴圈。作為一種正常市值管理方式,政策層面應加大合規合理股票回購行為的支持力度。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