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 股票

對兩融繞標套現融資可堵疏結合

中国财富网
2018-05-22 13:59

已收藏

兩融繞標套現雖然不規範,卻反映了部分投資者的市場需求,期望規範之後,適度鬆綁。

近期有關部門召集部分券商進行座談,就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風控、兩融繞標套現融資等展開討論,叫停了兩融繞標套現融資的操作模式。筆者認為,股票融資套現模式有其成因,或應堵疏結合。

所謂兩融繞標套現,假設某投資者將100萬市值股票轉入兩融信用帳戶作為擔保品,然後在信用帳戶中買入33萬元的黃金ETF或H股ETF,將這些ETF轉至普通帳戶再賣出,可獲得33萬元資金。此類操作之所以行得通,是因為兩融業務規則規定,“維持擔保比例超過300%時,客戶可提取保證金可用餘額中的現金或充抵保證金的證券,但提取後維持擔保比例不得低於300%”,上述操作後,信用帳戶維持擔保比例剛好為300%,符合規定。

也就是說,兩融繞標套現,是投資者基於兩融業務管道、利用股票擔保形成的一個融資模式;目前還有一種股票融資模式是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兩融繞標套現之所以興起,是因為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引起的風險案例逐漸增多,尤其今年新修訂的《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及登記結算業務辦法》規定,單只A股股票市場整體質押比例不得超過50%,如果大股東、二股東等質押比例合計達到50%,那其他股東就不能用股票質押融資了,只能另想辦法。

有必要對比研究分析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與兩融及兩融繞標套現到底有何區別。一是主要操作環節不一樣。股票質押回購有“質押登記”環節,質押物管理由中國結算公司對融入方標的證券進行質押登記或解除質押登記,標的證券質押登記後就不可賣出。兩融業務則主要通過證券擔保,由客戶與交易所會員簽訂融資融券合同,約定維持擔保比例,當然客戶信用帳戶持有的證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以證券公司為名義持有人。

二是資金融入方不同。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資金融入方是符合證券公司所制定資質審查標準的客戶,現實中多為上市公司大股東等,其所持限售股也可質押融資。而兩融業務中的資金融入方,是開設兩融帳戶的投資者,覆蓋範圍更廣;當然原始股東持有的限售股份,以及個人投資者持有的解除限售存量股份,不得提交為擔保物融資。

三是資金融出比例不同。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中,規定股票質押率上限不得超過60%,也即1元證券市值最多可融出0.6元。兩融繞標套現模式中,由於受到維持擔保比例的約束,股票擔保融資比例最多為33%。

通過上述對比可以看出,兩融繞標套現模式,其業務風險或遠低於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模式。投資者通過兩融模式融資,僅為市值三分之一,其實輕輕鬆松在二級市場賣出,所得資金更多。當然有人指出該模式導致難以監控套現資金流向,甚至用於炒作小盤股,但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同樣可能存在類似問題、且融入方更易觸及平倉線,現實中已有爆炒案例發生;由於限售股也可用於質押回購交易,一旦觸及平倉線還可能導致更為難解的風險。

目前有關部門叫停兩融繞標套現,筆者認為,對此進行規範很必要,但同時更應進一步規範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比如,《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及登記結算業務辦法》中“單只A股股票市場整體質押比例不得超過50%”條款極不公平,50%指標等於先到先得,剝奪了其他投資者平等質押融資權利,現實中大股東傾囊而出將自己100%持股質押融資,往往產生爆倉風險。若規定每個股東至多只能將其50%持股進行股票質押回購交易,由此既可控制大股東等爆倉風險,還可維護所有股東的質押融資權利;其他股東也可質押融資,或許也就無需通過兩融管道來進行股票擔保融資。

目前兩融繞標套現雖然不規範,但卻反映了部分投資者尤其中小投資者的市場需求,筆者認為通過規範之後,或可適度鬆綁。比如在完善相關流程,同時將繞標套現的仲介物“黃金ETF或H股ETF”,換成50ETF或300ETF,或既可方便投資者融資,又可讓券商增加利息收入,還對滬深市場形成一定支撐。
相關新聞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