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黑天鵝集中爆發,數十家個股昨日閃崩,市場泥沙俱下,當此之時,一些上市公司火速行動起來維護股價。截至記者昨晚發稿時,已有近50家上市公司發佈增持公告。2018年的第一波增持潮驟然而來。
記者梳理公告發現,發佈增持公告的上市公司中,大多數為中小創公司。其中,不僅有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高管團隊增持,也有高價回購計畫,“兜底式增持”也再現江湖。
股價往往聞風而起
1月31日股價奔向跌停板的奮達科技,昨日早盤前即發佈增持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富誠達原股東文忠澤、董小林、張敬明計畫自當日起 60 個交易日內,以不超過15 元/股的價格,通過二級市場競價交易方式增持300萬股。公司股價昨日收盤漲2.80%。
在2月1日午間發佈增持公告的有3家公司,分別為東土科技、英飛特和三湘印象。英飛特補充披露了公司董事華桂林的增持內容,華桂林擬使用自有或自籌資金擇機增持不低於50萬股(即公司總股本0.247%)公司股份。當日交易尾盤時,公司股價突然飆升至漲停。
東土科技股價則沒有如此立竿見影,即使是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董事長李平用了一個非常吉利的數字。根據公告,李平於1 月31日斥資888萬元,增持了公司76.06萬股的股份。
2月1日晚間發佈的增持公告中,不少上市公司的增持計畫較為重磅。比如得潤電子,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邱建民擬在未來6個月內增持金額不低於1.5 億元,不高於4億元,增持比例不高於公司總股本的2%,且擬增持的股份不設置固定價格、價格區間或累計跌幅比例。
與此同時,藏格控股實際控制人肖永明的一致行動人林吉芳計畫,在未來6個月內增持2000 萬股至3900 萬股(占總股本1.003%-1.956%);科達潔能的第二大股東新華聯控股表態稱,在2018年3月20日前,以公司非公開發行事項實施完成為前提,預計增持100 萬股至2500萬股。
多家公司出手豪氣
不少上市公司公告擬增持的區間在1億元附近。清新環境控股股東世紀地和計畫在未來半年內累計增持金額不低於1億;思維列控董事長李欣擬在未來6個月內斥資5000萬元至1億元進行增持;九洲電氣董事長李寅及總裁趙曉紅擬在未來6個月內斥資2000萬元至1億元進行增持;科斯伍德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吳賢良也是計畫斥資2000萬元至1億元在半年內進行增持;聯建光電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劉虎軍計畫在未來6個月內以不低於2000 萬元、不超過1億元進行增持。
海倫哲則是啟用了回購計畫。公司公告稱,計畫自籌3000萬元至1億元資金,通過二級市場進行回購部分社會公眾股,回購價格不超過9.00元/股。截至2月1日收盤,海倫哲報價為6.06元。
與發佈增持計畫不同,多家公司董事長或高管選擇直接進場增持。比如,柏堡龍控股股東陳偉雄於1月31日斥資3629.15 萬元,在二級市場進行了增持;雪萊特控股股東柴國生2月1日斥資1002.50萬元進行了增持;星星科技實際控制人葉仙玉2 月1日斥資1296萬元買入了200萬股公司股票,同日還公佈了未來的增持計畫等。
令人關注的是,“兜底式增持”時隔多時再次出現。安控科技2月1日晚間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俞淩倡議,凡2018年2月2日至2月9日期間淨買入的安控科技股票,且連續持有12個月以上並在職的員工,若因在前述期間增持安控科技股票產生虧損,俞淩將以個人資金予以補償;若有股票增值收益則歸員工個人所有。
在近50家喊出“增持令”的公司中,也不乏出手“寒酸”者。比如高能環境昨晚披露,公司副總經理2月1日增持公司10萬股,耗資約113萬。
記者梳理公告發現,發佈增持公告的上市公司中,大多數為中小創公司。其中,不僅有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高管團隊增持,也有高價回購計畫,“兜底式增持”也再現江湖。
股價往往聞風而起
1月31日股價奔向跌停板的奮達科技,昨日早盤前即發佈增持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富誠達原股東文忠澤、董小林、張敬明計畫自當日起 60 個交易日內,以不超過15 元/股的價格,通過二級市場競價交易方式增持300萬股。公司股價昨日收盤漲2.80%。
在2月1日午間發佈增持公告的有3家公司,分別為東土科技、英飛特和三湘印象。英飛特補充披露了公司董事華桂林的增持內容,華桂林擬使用自有或自籌資金擇機增持不低於50萬股(即公司總股本0.247%)公司股份。當日交易尾盤時,公司股價突然飆升至漲停。
東土科技股價則沒有如此立竿見影,即使是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董事長李平用了一個非常吉利的數字。根據公告,李平於1 月31日斥資888萬元,增持了公司76.06萬股的股份。
2月1日晚間發佈的增持公告中,不少上市公司的增持計畫較為重磅。比如得潤電子,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邱建民擬在未來6個月內增持金額不低於1.5 億元,不高於4億元,增持比例不高於公司總股本的2%,且擬增持的股份不設置固定價格、價格區間或累計跌幅比例。
與此同時,藏格控股實際控制人肖永明的一致行動人林吉芳計畫,在未來6個月內增持2000 萬股至3900 萬股(占總股本1.003%-1.956%);科達潔能的第二大股東新華聯控股表態稱,在2018年3月20日前,以公司非公開發行事項實施完成為前提,預計增持100 萬股至2500萬股。
多家公司出手豪氣
不少上市公司公告擬增持的區間在1億元附近。清新環境控股股東世紀地和計畫在未來半年內累計增持金額不低於1億;思維列控董事長李欣擬在未來6個月內斥資5000萬元至1億元進行增持;九洲電氣董事長李寅及總裁趙曉紅擬在未來6個月內斥資2000萬元至1億元進行增持;科斯伍德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吳賢良也是計畫斥資2000萬元至1億元在半年內進行增持;聯建光電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劉虎軍計畫在未來6個月內以不低於2000 萬元、不超過1億元進行增持。
海倫哲則是啟用了回購計畫。公司公告稱,計畫自籌3000萬元至1億元資金,通過二級市場進行回購部分社會公眾股,回購價格不超過9.00元/股。截至2月1日收盤,海倫哲報價為6.06元。
與發佈增持計畫不同,多家公司董事長或高管選擇直接進場增持。比如,柏堡龍控股股東陳偉雄於1月31日斥資3629.15 萬元,在二級市場進行了增持;雪萊特控股股東柴國生2月1日斥資1002.50萬元進行了增持;星星科技實際控制人葉仙玉2 月1日斥資1296萬元買入了200萬股公司股票,同日還公佈了未來的增持計畫等。
令人關注的是,“兜底式增持”時隔多時再次出現。安控科技2月1日晚間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俞淩倡議,凡2018年2月2日至2月9日期間淨買入的安控科技股票,且連續持有12個月以上並在職的員工,若因在前述期間增持安控科技股票產生虧損,俞淩將以個人資金予以補償;若有股票增值收益則歸員工個人所有。
在近50家喊出“增持令”的公司中,也不乏出手“寒酸”者。比如高能環境昨晚披露,公司副總經理2月1日增持公司10萬股,耗資約113萬。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