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 股票

港股雄起背後:南下資金塑造新生態

中国证券网
2017-11-30 09:37

已收藏


恒生指數在上漲超過三萬點,創下近十年新高後,近期市場開始震盪。業內人士分析,震盪或因資金獲利回吐,從大的趨勢來看,未來港股投資生態向好。隨著南下資金持續流入,內地投資者在香港市場的話語權正增強,再加上強勁基本面支撐的估值修復,港股投資生態正發生積極轉變。

目前,通過港股通南下的資金對港股牛市起到重要推動作用。業內人士表示,南下資金的參與將香港從一個純粹的“離岸市場”體系向“在岸市場”靠攏,港股中小市值股票的估值將得到提升,同時提升港股的流動性、降低波動性,從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和資金形成正迴圈。

基金業績“水漲船高”

從今年年初的21993.36點,到11月29日收盤的29623.83點,恒生指數今年以來漲幅高達34.69%。“這一年多以來港股大幅上漲,所以我這邊也一直在尋找好的港股私募基金經理。”近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在深圳一家私募機構遇到這樣一位投資客,他個人目前手裡有千萬級資金需要投資,而港股今年的走勢給了他很高期望,但他同時也對港股有“畏高”情緒,因此試圖尋找好的港股私募基金經理,希望能進行一些合作。據招商證券私募學院相關負責人透露,近年來尤其是今年,業績穩定、成長性好的私募管理人都普遍大比例配置港股。

而公募基金方面,港股持續上漲也吸引更多的投資者投資港股主題基金。資料顯示,目前共有99只可通過港股通管道投資港股的基金,其中有35檔基金為今年新成立。截至三季度末,港股主題基金總規模為826.73億元,較2016年年末的586.05億元增加240.68億元。據深圳某基金公司國際業務部負責人透露,今年以來,各家機構對港股的關注度提高,試圖通過公募基金佈局港股的意願也不斷高漲。

2015年3月底,監管層允許公募基金通過滬港通管道投資港股,新發基金可以直接將港股寫入基金投資範圍,部分老基金也陸續召開持有人大會,將港股納入基金投資範圍。不過,直至2016年8月,港股通放開總額度限制後,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機構資金才開始“大舉南下”配置港股。

不僅整體規模大增,港股持續上漲也為相關主題基金帶來了頗豐的收益。資料統計,今年以來,99檔基金的平均收益達21.81%;有14檔基金業績超40%。進入11月,共有5只滬港深基金分紅,而上一次滬港深主題基金選擇紮堆分紅還是在9月。包括前海開源滬港深價值精選、富國滬港深價值精選、廣發滬港深新機遇和匯添富香港優勢精選4檔基金每10份分紅金額均超1元,而在今年11月之前,每10份平均分紅金額為0.46元。

基金三季報顯示,滬港深基金在報告期內共持有舜宇光學科技、瑞聲科技等113只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其中騰訊控股最受滬港深基金歡迎,共有40只滬港深基金配置該股。此外,中國平安、廣汽集團、吉利汽車等10只港股也都被10只以上的滬港深基金持有。而滬港深基金紮堆持有的這些港股在2017年都有不俗表現,其中騰訊控股股價已在年內上漲117.47%、舜宇光學科技的年內股價漲幅更是高達309.83%,中國平安、廣汽集團、吉利汽車、瑞聲科技等港股的年內股價漲幅也都在100%以上。

資金持續流向港股

對於今年港股的走勢,從絕大部分觀點來看,內地資金不斷南下功不可沒。東方財富資料顯示,近一個月來南向資金淨流入額達到585.50億元,這一資料是北向資金106.14億元的5倍多,而截至目前南向資金的歷史總流入額已達到6920.93億元。

在近期港交所公佈的互聯互通3周年的“成績單”中,截至今年10月31日,港股通三年以來累計成交33270億港元,為港股市場帶來了6,375億港元淨資金流入,內地投資者利用港股通投資港股的持股金額已達8088億港元,較2016年底增長一倍以上。今年前十個月,港股通日均成交額在港股市場的占比增至7.2%,遠高於2015年的2.4%和2016年的4%。

而內地資金持續南下的態勢仍在繼續,如港交所公佈的資料顯示,港股通成交額於11月21日錄得216億港元,為2015年4月9日以來的新高;11月29日,南向資金在當日淨流入29.86億元。

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滬深港通機制為兩地市場帶來了歷史性的互聯互通。通過交易總量過境、結算淨量過境的獨特創新,兩地市場可以在充分保留各自市場監管規則、市場結構和交易習慣的前提下,實現完全市場化的交易互聯互通,以最小的制度成本為內地資本市場取得了最大效果的開放,也大大提升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吸引力。”

分析人士指出,推動港股上漲的主要因素目前尚無逆轉的跡象。雖然經歷了大幅上漲,但港股的估值優勢仍然明顯。恒生指數的估值仍低於全球主要指數,並且與歷史情況相比也不算離譜。目前在估值方面,恒生指數、恒生國企指數的市盈率逐漸修復,但國企指數的市淨率仍處於近10年來的低位;恒生國企指數2017預測PE為9.83,低於過去10年來均值。由於對基本面的預期差較大,內地資金南下趨勢並未中斷,這為港股繼續走牛奠定了基礎。

港股投資生態向好

業內人士分析,長期以來,國際投資者對香港和內地的股市嚴重低配,過去一二十年間海外成熟市場和新興市場的優異表現即為印證。反觀香港股市,如果剔除十年增長40倍的騰訊控股,年化回報為-2.0%,與平均複合年化回報分別為7.0%和6.3%的美國標普500和印度市場幾乎是天壤之別。

儘管今年恒生指數已上漲超30%,但其市盈率仍只有14倍,遠低於其他主要市場以及恒生指數的歷史均值。A股納入MSCI指數開啟了全球投資者增加中國配置的進程。隨著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占比超過40%,將吸引全球資本回流投資香港和內地。

與此同時,隨著南下資金持續流入,內地投資者在香港的話語權正在增強,港股投資生態正在發生積極的轉變。主要的變化就是扭轉港股“邊緣化”市場的地位,提升港股的整體估值,尤其是中小市值股票的估值,同時提升港股的流動性、降低波動性,從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和資金,形成正迴圈。

據光大證券分析,香港市場的上行並非是單純“估值擴張”,而是有強勁基本面支撐的估值修復過程。在經歷了業績下滑後,香港市場的基本面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出現復蘇態勢。受低基數效應推動,2017年主機板同比業績增幅有望達到30%以上。2018年盈利雖然同比在高基數效應下增幅下降,但依舊將保持正向擴張。業績驅動和(龍頭及權重股的)估值擴張,推動大市整體向上。與此同時,風格切換趨勢延續,資金進一步向藍籌和白馬股彙聚。恒指和國企指數的權重股輪番上漲格局延續;而其他白馬股也將繼續與同板塊個股拉開差距。

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師張憶東表示,金融機構配置優質股權的大趨勢剛剛開始,銀行和保險等主流機構資金還會繼續增配香港股市,特別是其中的中國核心資產。

深圳某私募人士表示,以往香港股市主要由海外資金主導,但海外投資者把香港市場作為只具有配置價值的市場來看待,常常造成港股大起大落。同時,海外投資者主要關注大市值藍籌股,對中小市值的股票少有問津,導致這部分股票的估值折價很大,流動性也很差,但這些股票中確有一些具備投資價值。

東方財富證券認為,今年以來恒生指數積累了相當的漲幅,市場恐高心理趨強,部分投資者選擇獲利了結,無疑會造成市場波動加劇,不過10月南下資金規模明顯擴大,再疊加歐央行唱“鴿”利好,市場總體風險不大。同時,四季度開局以來美股表現強勢,市場對美股看漲態度積極,港股或可借勢上行,慢牛格局不改。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