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跡象顯示,新股發行常態化持續推進,在滿足實體經濟融資需求的同時,也正在給一二級市場帶來正向回饋效應:市場的估值結構趨向於合理,打新的制度套利空間正在逐漸消失,一些次新股甚至正在臨近破發邊緣。
WIND統計資料顯示,按照網上發行日期計算,2017年以來,A股共計進行了299宗IPO,共計募集資金1480億元。而從新股上市後的市場表現來看,2017年以來,滬深兩市共計有312只新股正式登陸A股,由於新股上市後的連續漲停交易日個數減少,開板速度正在日益加快,上述310只新股上市以來的平均漲幅僅為110.89%。
一方面,新上市個股的開板速度正在顯著加快。8月9日,勘設股份登陸上交所,而僅僅兩個交易日後的8月11日,這只新股就打開了漲停。除上述公司外,岱美股份、雙一科技、海特生物、綠茵生態、電連技術上市後漲停板數量均只有兩三個。WIND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以來上市交易的新股中,連續漲停交易日數低於5天(不含5天)的新股數量已經高達38只。
另一方面,隨著新股的快速開板以及開板之後可能出現的連續下跌,一些個股股價甚至正在快速迫近發行價格,新股破發似乎就在不遠處。以賽托生物為例,今年1月6日,該公司正式登陸創業板,發行價格為40.29元,發行市盈率為22.99倍。經歷了五連板之後,該公司1月13日即開板並暴跌10%。截至8月25日收盤,賽托生物收報於47.30元/股,距離發行價並不遙遠。太平鳥、上海環境等個股情形類似。WIND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以後上市的312只新股中,截至8月25日收盤,其當前股價和發行價格相比,已經有11只漲幅小於44%。
對於參與打新的投資者而言,新股的快速開板這意味著制度性套利空間正在迅速縮小。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