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瀕臨清盤到規模暴漲,多檔基金在今年三季度實現華麗變身。
據天相投顧資料統計,今年二季末規模低於2億元的781檔基金中,有110檔基金在三季末規模突破2億元,59檔基金規模突破4億元。
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瞭解,其中個別變化突出者,規模甚至暴漲了一千倍。
而這背後,委外或許是最大推手。
“殼”基金的翻盤
今年三季度,數檔基金從清盤邊緣華麗轉身,規模一夕之前暴漲數倍。
以嘉實穩瑞純債基金為例,據天相投顧資料統計,今年二季度末該基金規模僅為73.5萬元,在全市場排名倒數第二,按照低於5000萬元則觸碰清盤警戒線的標準,這是一隻典型的陷入“清盤危機”的基金。然而到今年三季度末,該基金的規模卻突增至10.07億元,規模暴漲了1000多倍。
這一情況並非孤例,記者注意到,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像嘉實穩瑞純債基金這樣規模低於5000萬元的基金共有225只,這些基金中,有18只規模在三季度實現了較大幅度上漲,突破2億元“迷你基金”規模標準以上,其中有12檔基金規模達到4億元。這18只實現翻盤的基金中,規模最高的是交銀60天債券基金,其規模從二季末的932.6萬元暴漲至三季末10.09億元。
除了上述規模低於5000萬元的基金外,多隻二季末規模在2億元以下的“迷你基金”同樣實現了逆襲。據統計,二季末規模低於2億元的781檔基金中,有110檔基金在三季末規模突破2億元,59檔基金規模突破4億元。
其中,變化最為突出的是博時雙債增強債券,該基金二季末的規模為0.86億元,而至三季末,其規模暴漲至97.58億元,直接從一隻瀕臨清盤線的基金翻身成百億元“巨基”。
一位元公募基金固收負責人向記者分析稱,“基金規模在短時間內漲這麼多,很大可能是由於委外資金進去導致的。尤其是一些規模本身已經極低的基金,相當於一個‘殼’,資金直接裝進去就可以了。”
從規模增長位於前列基金來看,主要是大型基金公司旗下產品。二季末781只迷你基金中,到三季末規模排在前十位元的基金均是來自大基金公司或銀行系基金公司的產品。其中博時、嘉實、銀河各有2只,廣發、易方達、興業、國泰各1只,10檔基金中9只均為債券型基金。
這與銀行在選擇委外機構時的偏好也有所吻合。上述固收負責人表示,“本身銀行在選擇委外基金公司時就是偏好大基金公司或銀行系的基金公司,這些公司拼規模的需求比較強烈。”
值得一提的是,在部分瀕臨清盤的基金華麗變身之際,亦有基金規模出現反方向的逆轉。記者注意到,某檔基金規模從去年底的21.67億元萎縮至三季末的0.17億元,而這極有可能是由於委外資金退出所致。
顯然,這是一把雙刃劍。委外資金進入可以使得迷你基金規模大幅攀升,但一旦退出,也會致使基金“空殼化”,最終面臨清盤的結局。
高收益目標困境
儘管委外資金極力壯大了公募基金的規模,但越來越多公募人士反映,委外資金正陷入收益難與成本匹配的尷尬。
深圳一位公募投資總監表示,“銀行往往把管理費和託管費等費率壓得很低,但同時要求保證投資安全和高收益要求,有的銀行還要求如果產品虧損或收益達不到就不能收取管理費,對基金公司而言管理委外資金賺錢效應非常低。”
另一位元債券基金經理也向記者表示,“目前銀行委外的收益目標不算太高,在4%-4.5%之間,這一收益目標較年初已經有所下降,但即便如此還是較難達到。”
上述債券基金經理補充道,“雖然這類資金對基金公司沒什麼意義,但是由於來錢容易,有利於沖規模,因此很多基金公司還是樂於接手此類資金。”
確然,在公司規模考核要求下,基金公司爭取委外資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然而在債券收益率不斷下降而銀行理財依然堅挺的情況下,這一局面或也將面臨調整。
前述債券經理解釋稱,“現在唯一能夠支撐債券市場不至於大跌的因素,就在於錢相對還比較多,但隨著債券收益率越來越低,此前銀行理財資金大量流向基金公司的局面肯定會有所扭轉。我們最近向很多銀行進行過調查,它們基本僅僅是略有盈餘,賺30個PB左右。”
據天相投顧資料統計,今年二季末規模低於2億元的781檔基金中,有110檔基金在三季末規模突破2億元,59檔基金規模突破4億元。
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瞭解,其中個別變化突出者,規模甚至暴漲了一千倍。
而這背後,委外或許是最大推手。
“殼”基金的翻盤
今年三季度,數檔基金從清盤邊緣華麗轉身,規模一夕之前暴漲數倍。
以嘉實穩瑞純債基金為例,據天相投顧資料統計,今年二季度末該基金規模僅為73.5萬元,在全市場排名倒數第二,按照低於5000萬元則觸碰清盤警戒線的標準,這是一隻典型的陷入“清盤危機”的基金。然而到今年三季度末,該基金的規模卻突增至10.07億元,規模暴漲了1000多倍。
這一情況並非孤例,記者注意到,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像嘉實穩瑞純債基金這樣規模低於5000萬元的基金共有225只,這些基金中,有18只規模在三季度實現了較大幅度上漲,突破2億元“迷你基金”規模標準以上,其中有12檔基金規模達到4億元。這18只實現翻盤的基金中,規模最高的是交銀60天債券基金,其規模從二季末的932.6萬元暴漲至三季末10.09億元。
除了上述規模低於5000萬元的基金外,多隻二季末規模在2億元以下的“迷你基金”同樣實現了逆襲。據統計,二季末規模低於2億元的781檔基金中,有110檔基金在三季末規模突破2億元,59檔基金規模突破4億元。
其中,變化最為突出的是博時雙債增強債券,該基金二季末的規模為0.86億元,而至三季末,其規模暴漲至97.58億元,直接從一隻瀕臨清盤線的基金翻身成百億元“巨基”。
一位元公募基金固收負責人向記者分析稱,“基金規模在短時間內漲這麼多,很大可能是由於委外資金進去導致的。尤其是一些規模本身已經極低的基金,相當於一個‘殼’,資金直接裝進去就可以了。”
從規模增長位於前列基金來看,主要是大型基金公司旗下產品。二季末781只迷你基金中,到三季末規模排在前十位元的基金均是來自大基金公司或銀行系基金公司的產品。其中博時、嘉實、銀河各有2只,廣發、易方達、興業、國泰各1只,10檔基金中9只均為債券型基金。
這與銀行在選擇委外機構時的偏好也有所吻合。上述固收負責人表示,“本身銀行在選擇委外基金公司時就是偏好大基金公司或銀行系的基金公司,這些公司拼規模的需求比較強烈。”
值得一提的是,在部分瀕臨清盤的基金華麗變身之際,亦有基金規模出現反方向的逆轉。記者注意到,某檔基金規模從去年底的21.67億元萎縮至三季末的0.17億元,而這極有可能是由於委外資金退出所致。
顯然,這是一把雙刃劍。委外資金進入可以使得迷你基金規模大幅攀升,但一旦退出,也會致使基金“空殼化”,最終面臨清盤的結局。
高收益目標困境
儘管委外資金極力壯大了公募基金的規模,但越來越多公募人士反映,委外資金正陷入收益難與成本匹配的尷尬。
深圳一位公募投資總監表示,“銀行往往把管理費和託管費等費率壓得很低,但同時要求保證投資安全和高收益要求,有的銀行還要求如果產品虧損或收益達不到就不能收取管理費,對基金公司而言管理委外資金賺錢效應非常低。”
另一位元債券基金經理也向記者表示,“目前銀行委外的收益目標不算太高,在4%-4.5%之間,這一收益目標較年初已經有所下降,但即便如此還是較難達到。”
上述債券基金經理補充道,“雖然這類資金對基金公司沒什麼意義,但是由於來錢容易,有利於沖規模,因此很多基金公司還是樂於接手此類資金。”
確然,在公司規模考核要求下,基金公司爭取委外資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然而在債券收益率不斷下降而銀行理財依然堅挺的情況下,這一局面或也將面臨調整。
前述債券經理解釋稱,“現在唯一能夠支撐債券市場不至於大跌的因素,就在於錢相對還比較多,但隨著債券收益率越來越低,此前銀行理財資金大量流向基金公司的局面肯定會有所扭轉。我們最近向很多銀行進行過調查,它們基本僅僅是略有盈餘,賺30個PB左右。”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