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 股票

股債房“牛市”此起彼伏 誰是資金下一站

中国证券网
2016-03-30 09:55

已收藏


2014年下半年以來,隨著貨幣政策的持續寬鬆,大量的流動性被釋放出來。與此同時,中國股市、債市、樓市乃至期貨市場,都先後受到了巨量資金的衝擊。在業內人士看來,實體經濟不振,巨量資金需要尋求滿足要求的資產,是造成上述現象的根源。

熱潮 流動性湧入各大類資產

從股市、債市、匯市、大宗商品、房地產到另類投資,在持續寬鬆的貨幣政策下,2014年以來,充裕的流動性在不同的大類資產間“流竄”,在不同的市場中上演著相似的一幕。

首當其衝的就是股票市場。在貨幣政策寬鬆的預期下和杠杆工具的影響下,2014年下半年起,A股市場上演了一輪“大水牛”。上證指數一路沖高至5178.19點,兩融餘額則最高飆升至2.27萬億元,大量資金通過場內場外杠杆工具湧入股票市場,把A股市場的估值迅速推升至極高的位置。然而,在去杠杆的過程中,A股市場的這一場泡沫又以更快的速度破滅。截至3月29日收盤,上證綜指收報於2919.83點,較彼時跌去43.6%,期間最低下探至2638.30點。兩融餘額則一路縮水至8770億元,較高點整整減少1.4萬億元。

股票市場異常波動、賺錢效應消失後,大量的資金又把目光投向了債券市場。2015年,中國債券市場發展迅猛,債券資產淨增9萬億元,在歷史上為最高水準,僅略低於貸款的新增量。信用債發行規模亦創下歷史新高,從2009年的年發行量不足2萬億元一躍上升至接近6萬億元。由於大量資金湧入,無論是城投、公司債還是AAA級別的中票,2015年下半年收益率均一路下行,AAA級別信用債和國債的利差則從150BP下行至70BP左右。海通證券薑超發表研報稱,高收益資產稀缺,債券加杠杆成為當前機構增強固定收益的重要方式。2016年2月債市總杠杆約109.4%,2015年末是近幾年峰值、達到110.5%。

房地產市場也成為大量資金的另一個重要去處。2015年下半年以來,深圳、上海、南京等地的房地產價格均出現快速上漲。資料顯示,2015年深圳商品住宅銷售面積665.8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5.2%。房價從2015年4月的同比增長0.7%一路升至2016年2月的同比增長56.9%。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資料顯示,2016年2月,深圳新房成交均價再創新高,每平方米48095元,同比增長72.12%。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輪上漲中,包括首付貸等金融杠杆工具也開始出現,助長了投機炒作。

除此之外,大量資金還湧入了期貨市場,迫使上期所、大商所採取上調保證金、手續費等手段不斷加強市場風控。2016年伊始,上期所熱軋鋼卷成交量和市場未平倉合約均出現爆發式增長。與此同時,螺紋鋼成交量和未平倉合約也仍在迅猛增長。大商所2015年前九個月鐵礦石日均成交量為195萬口,第四季增至267萬口,市場未平倉合約也出現快速增長。

綜上所述,無論是股市、債市、樓市還是期市,在過去一年中,均不同程度受到了流動性的衝擊,在這些不同資產類型的市場中,杠杆工具都被使用,並先後引發了監管部門的關注,出臺了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

走向 下一站農產品和黃金原油均有可能

春節過後,農產品價格通常呈現持續回落的態勢。今年卻恰恰相反,3月以來,蔬菜價格持續走高。有意見認為,農產品可能會出現新一輪炒作風潮。但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農產品價格更多的是季節性因素,黃金、原油類已經充分調整的資產更可能被“流竄”的市場資金所追逐。

以大白菜為例,目前批發價格已經接近2元,大大高於去年同期。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統計部劉通解釋,是南方產區缺菜導致。“南方地區1月中下旬經歷了強寒流侵襲,低溫陰雨天氣使秧苗受損嚴重,導致蔬菜特別是葉類菜的供應明顯短缺。近期新長成的葉類菜還不能形成批量上市條件,仍然供不應求,價格偏高。”劉通說。

大蒜的價格也是一路上漲,從去年11月份4、5元一斤漲到了8元到10元不等,已經達到了2011年以來的最高價。有專家認為,今年大蒜的漲幅遠遠高於產量的降幅,而且出口量和需求量也沒有明顯的增加,並不足以推動今年蒜價達到這麼高的水準,因此不排除有人為炒作的因素。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資訊化時代,市場預期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具體來講,大蒜的生產和實際的供求關係並不大,但因為之前的一場大雪,市場此前普遍預期價格會上漲,造成了銷售者控制大蒜出庫的總量和進度,這樣就加劇了市場價格的波動。另外,有很多人疑惑有些農產品近期反季節上漲是否存在貨幣因素。實際上,目前貨幣對整個農產品價格的影響還比較小,因為目前農產品價格有漲有跌,尤其糧價下跌的壓力還很大,所以現在下這個結論還為時過早。

申萬宏源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對記者表示,農產品價格上漲更多的是一個季節性因素,是短期供需矛盾的擾動,並不會出現持續性的上漲。市場資金要配置的話,更可能是去一些諸如黃金、原油等充分調整類的資產,這類資產上漲的概率要遠遠大於一般農產品上漲的概率,一有風吹草動就會上漲。

根源 資金脫實入虛皆因實體經濟不振

從股市到債市到樓市,流動性在不同類別的資產中四處流竄,但卻並不進入實體經濟,到底是什麼原因?

海通證券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這一現象根源在於,一是錢發得太多了,二是實體經濟沒有機會。貨幣政策是為了刺激經濟,但是現在國內勞動力成本在上升,全球總需求在下降,國內又遇到了產能過剩。與此同時,中國的高精尖產業無法在短期內實現盈利,對整體經濟驅動力不足。因此,投資實體經濟就變得十分困難。央行為了降低實體經濟的成本不斷提供流動性,這些過剩的流動性就流到了不同的市場上去,導致了股市債市樓市的輪番炒作。

李慧勇也認為,出現這一現象的根源在於經濟不好,實體經濟投資回報不佳,前期繁榮期擴張的問題開始顯現,使得資金無法獲取正常的收益。資金包括實體經濟流出的資金和國家保增長投放的資金,需要去追逐達到它要求的不同類別資產,這樣就出現了資金在不同類別資產中左沖右突的情形。“我們希望這些錢進入實體經濟,但是客觀來說還是需要一個過程。”李慧勇說。

資料顯示,近年來銀行理財進入了爆發式增長階段。2015年,有465家銀行共發行理財產品186792只,到年末時存續了426家銀行的60879只,理財資金帳面餘額23.50萬億元,創歷史新高,較2014年底增加8.48萬億元,增幅56.46%。

面對巨大的投資需求,實體經濟遇到的困難卻顯而易見。WIND統計資料顯示,截至記者發稿時,滬深兩市共計有995家上市公司公佈了2015年年報,在有可比較資料的979家中,2015年共計實現營業收入9.85萬億元,與2014年持平;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680億元,同比增長僅為5%。這979家企業中,有345家淨利潤出現下滑,77家出現虧損。值得注意的是,剔除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類企業後,957家非金融類上市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8.03萬億元,同比下滑5%;實現淨利潤4169億元,同比下滑9%。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