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 股票

核電或成穩增長領頭羊

中国证券网
2015-10-16 10:03

已收藏

“走出去”步伐加快 核電板塊為穩增長注入動力

過去6個交易日,核能核電指數累計上揚22.95%,二級市場表現搶眼。事實上,核電板塊早已成各方關注焦點之一,核電重啟、大型核電央企兼併重組、“一路一帶”戰略下核電裝備走出去等話題,無一不蘊藏著巨大的投資機會。而且,隨著週期拐點的到來,核電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有望迎來業績表現的春天。

核電領域迎多重利好 

下游驅動強烈,催生市場放量預期,是二級市場在當前時點對核電板塊極度看好的主要原因。

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核電領域可謂利好頻出。據媒體報導,國家發改委委託中國工程院、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等進行的綜合論證一致建議發展內陸核電,目前已形成調研報告上報,有待最後決定。按照“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我國運行核電裝機容量將達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此外,《中國製造2025能源行業實施方案》中的核電、儲能、能源材料相關細則即將發佈。

作為中國核電“走出去”的主打品牌,國內兩大核電企業中核和中廣核研發的先進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技術——“華龍一號”順利推出,並將在福建福清5號機組及巴基斯坦、阿根廷等國家落地使用,標誌著我國已經擁有成熟的三代核電技術。中廣核還與肯雅核電局簽署諒解備忘錄,“華龍一號”將落地肯雅。安信證券研究分析指出,核電“走出去”已成我國國家戰略,隨著“華龍一號”成功“出海”,2015年成為核電“走出去”的爆發時點。

事實上,核電行業正在逐步走出此前的不景氣週期。日本福島核事故後,中國核電建設一度陷入低潮。目前已有充分資訊表明,核電領域即將迎來週期拐點——隨著沿海廠址的枯竭,內陸核電重啟成為必然。我國早在2008年就開始前期建設的湖北咸甯、湖南桃花江和江西彭澤三個內陸核電項目,預計將在2016年開始陸續開工建設,未來內陸核電將成為增量核電的主要來源。

安信證券研報指出,內陸核電設備設計與生產,實行嚴格的審核制度和許可證制度,進入壁壘高,一般在每個細分領域具有核電設備一級生產資質的企業不超過三家。核電專用設備對安全性和技術標準要求高,因此企業都形成了較高的技術壁壘。核電設備因為技術壁壘及壟斷能力等原因,定價能力強,毛利率也較高。如果下游迎來一個確定性的景氣週期,核電相關企業的盈利狀況將會發生巨大改觀。

上市公司迎來發展良機 
  
據測算,要實現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達到20%的目標,核電裝機規模需要達到1.5億至2億千瓦。國家能源局正在初步討論的2030年核電規劃目標是核電裝機容量達到2億千瓦。業內預估到2050年核電裝機容量有望達到4億至5億千瓦。綜合2015至2020年以及2020至2030年核電規劃,我國核電設備2015到2030年的國內市場空間將達到10283萬億元。這意味著未來核電企業的下游空間十分廣闊,也給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預期注入十足的遠景動力。

一位國內核電業內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核電站的運營對安全級別要求很高,核電專用設備的細分領域專業性強、技術性高,對生產所需的裝備能力要求也高,只有具備“技術+資本”的企業才能在未來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

國內核電產業鏈以國企為主導,傳統大型國有重型機械工業企業憑藉多年積累的技術優勢、人才優勢、資金優勢和社會資源優勢,在大型核電專用設備製造市場中一直佔據主導地位。只有少量包括部分上市公司在內的具備一定技術優勢和先進生產工藝的專業化民企,能夠在核電專用設備的細分市場中憑藉過硬的產品品質佔有一席之地。

國內各廠商憑藉自身的技術優勢和裝備特點,在細分領域展開競爭。如中國一重憑藉在大型鑄鍛件領域的多年技術積累和擁有特大型水壓機等鍛造高端專用設備的裝備體系,優勢集中於大型核電鍛件領域;東方電氣、上海電氣優勢集中於核島及常規島成套設備領域;台海核電(借殼丹甫股份)在一回路主管道領域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大西洋是行業內核電軍工焊材研發能力和配套能力最強的企業,是國內唯一擁有核島主設備用焊接材料核心技術、行業內唯一承擔核級焊接材料國產化應用開發研究的生產型企業。




 

相關新聞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