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 期貨

加征美豆關稅將令通脹承壓?業界預計影響不到0.5%

中国财富网
2018-04-10 13:39

已收藏


4月4日,我國決定對包含大豆在內的美國商品加征25%的關稅,實施日期另行公佈。至此,中美貿易摩擦之關鍵——大豆也加入了我國反制美國的隊伍。

對美國大豆加征關稅,會不會給國內帶來通脹壓力?這一話題成為國內外討論的熱點話題,畢竟中國大豆對外依存度達86%。但是業界預測,按照對美豆加征25%關稅綜合計算,國內大豆價格最終上漲,中性預測僅為10%,促進CPI通脹上漲極限為0.5%,遠遠低於市場普遍預期。與此同時,國內龐大的玉米等糧食庫存也將大大壓縮豆粕上漲的空間。

國內豆價能漲多少?

當前,中美兩國在大豆市場互為重要的供需雙方。大豆是美國對華出口中最為重要的農產品,據美國大豆協會統計,每年美國農民生產的大豆有1/3銷往中國,總價值約為140億美元。中國則是全球大豆第一大消費國,2017年消費量超過1.1億噸,其中美國進口約為3300萬噸。大豆市場中美雙方互為最重要的需求方與供應商。

大豆不僅是重要的糧食和油料作物,也是禽畜飼料的重要來源。2017年國內大豆消費中約77%用於糧食和油料,23%用於禽畜飼料。顯然,中國對美國大豆依賴度較高,而且大豆用途廣泛,導致市場普遍擔心對美大豆加征關稅會加大國內通脹壓力。一旦關稅開始徵收,按照4~5月交貨期1000美分/蒲式耳的外盤價格,以及6.3的美元兌人民幣匯率進行估算,進口美豆的折算成本將達3773元/噸。正常情況下進口美豆的成本約為3118元/噸。

中信建投分析師黃文濤認為,加征關稅後的進口美豆,直觀看是25%,但考慮已征關稅與增值稅部分,實際漲幅23%左右。不過,從市場份額看,中國自美國進口大豆,約占總進口量的35%,占國內消費量的30%。東吳證券分析師周嶽認為,除非假設美豆價格上漲帶動其他來源大豆上漲同樣幅度,國內大豆價格全面上漲23%,但是這種可能性很小。如果美豆價格上漲後,其他來源大豆的市場份額和價格基本不變,則預計國內大豆價格最終上漲6.9%,中性預測為10%。

影響通脹不到0.5%

進口大豆,主要用來壓榨和飼料。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中與進口大豆相關度較高的主要有兩類分項:食用油和肉禽製品。相對于食用油來源更廣外,進口大豆壓榨後的豆粕是國內肉禽製品飼料的重要來源,也是對於價格影響最直接的因素。

平安證券分析師陳驍計算後認為,飼料管道上,豆粕在精飼料的原料成本中占比約25%;根據2017年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彙編資料,生豬、肉牛、肉羊、肉雞、蛋雞、奶牛精飼料費用在總成本中占比分別為44%、14%、13%、 69%、66%、44%,而豬肉、牛肉、羊肉、雞肉、蛋、奶在CPI中占比分別為2.49%、0.59%、0.64%、0.48%、0.60%、1.37%。所以在大豆漲價25%的假設下,將從飼料管道帶動CPI上升0.16個百分點。

食用油管道上,豆油是我國第一大植物油品種,占我國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費的42%;考慮到食用油在CPI中占比0.86%,在大豆漲價25%的假設下,將食用油管道帶動CPI上升0.09個百分點。

黃文濤認為,加征關稅對國內CPI的影響程度大致為0.08~0.23個百分點,這低於目前的市場主流預期。

糧食庫存可平抑市場

豆粕是蛋白飼料價格波動的主要指向標,但是作為蛋白替代品的玉米價格對於豆粕價格也能起到重要的平衡作用。從上述計算看,並沒有把國內龐大的玉米庫存計算在內,而且在國內飼料消費結構中,玉米消費仍占大頭。

國家庫存資料顯示,目前仍有1.8億~2億噸的玉米庫存。大量庫存佔用了倉儲空間、資金。如果豆粕上漲,推動玉米價格上行,國家主觀去庫存意願將更加強烈。目前市場大量消息也側面印證了臨儲提前拍賣的可能,有消息顯示,自4月1日起至6月30日我國糧食鐵路運費下浮25%~30%,這將有利於拍賣玉米出庫。

近兩年,為了消化國內大量積壓的庫存玉米,國家玉米深加工產能快速擴張,同時啟動了玉米燃料乙醇專案。2018年國內玉米深加工專案投產的加工能力接近1000萬噸,其中一半以上的產能將主要集中在玉米酒精板塊。此外,為了調減玉米種植面積,國家啟動了農業供給側改革,加大了對大豆的種植補貼力度,今年大豆種植補貼在東北地區達300元/噸。

除玉米外,小麥等主糧庫存也非常龐大。總體來看,全國糧食庫存仍停留在歷史最高水準,這與國內高額的農業補貼存在重要關聯。當前,中國農業補貼總額已經開始達到主要發達國家的總和,總額達萬億水準。業界稱一旦豆粕等價格上漲,推動其他農產品上漲,則國內龐大糧食庫存將迎來良好的銷售時機,也將為國家財政減負。
相關新聞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