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已經"四連跌",市場上彌漫的貶值預期仍然較強。不過,國家外匯管理局綜合司司長王允貴10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近期人民幣匯率出現波動是匯率形成市場化過程的正常結果,我國國際收支是一個穩健的結構,人民幣不存在長期貶值的基礎。
外匯局國際收支司副司長王春英在回答《經濟參考報》記者提問時說,從目前監測的情況看,近期外匯市場供求壓力稍微大了一些,這在匯率走勢上也有所體現。不過,她表示,不主張將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的短期波動視為人民幣趨勢性的升值或貶值,應更多關注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多邊匯率和更長期一點的走勢。多邊匯率方面,在國際清算銀行(BIS)監測的63種貨幣中,今年前10個月人民幣名義和實際有效匯率總體都是升值的,而其他貨幣中超過一半是貶值的。波動率方面,目前人民幣波動率仍比較低。"市場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容忍度也比較低,導致稍微有一點波動,比如連續1、2天對美元走弱,就開始討論人民幣貶值了,這對市場主體的匯率預期和交易會產生一些影響。"她說。
中國人民銀行7日公佈的資料顯示,11月我國外匯儲備大幅"縮水"872.23億美元,這也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對此,王允貴表示,外匯儲備下降源於幾個原因:首先受美元強勢影響,歐元、英鎊和日元等非美貨幣在11月份兌美元出現貶值,導致儲備資產中非美元貨幣資產出現了以美元計價的帳面損失。其次,今年國家在"一帶一路"戰略指引下,加大了對"走出去"的政策支持。在這個過程中,外匯儲備參與了一些"走出去"項目的融資。這些融資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於外匯儲備的定義,會從外匯儲備規模內調整至規模外。另外,過去一段時間,美元的強勢造成了人民幣的相對弱勢,部分企業機構為了避險,做了一些套期保值,同時也加快了外債購匯還債還貸等動作。
"這些都是在外匯管理政策的容忍範圍之內。當前,既要推動貿易便利化,也要推動投資便利化,所以外匯儲備的適度調整對國家戰略佈局是有利的。"王允貴表示。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