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 債券

今年私募公司債到期規模超7500億 迎來首個兌付高峰

中国财富网
2018-02-28 09:17

已收藏


2018年,非公開發行的公司債券(私募公司債)將迎來第一個還本高峰。

中國證券業協會近期的一份資料透露,2018年私募公司債的到期規模約7585億元,相當於去年的2.37倍。而且,未來三年這類債券的到期規模還將繼續攀升,至少達到8000億元,2021年將達到峰值。

證券時報記者獲悉,這類債券的持有人主要是金融機構及旗下理財產品。其中,商業銀行(含農信社)的認購資金最多,約占四分之一。

第一個兌付高峰

私募公司債的到期規模正在逐年上升。

2017年到期的私募公司債有3201億元,今年則將迎來第一個還本高峰年份,到期規模約7585億元,相當於去年的2.37倍。

近期,中證協一份最新場外證券業務統計表明,2018年~2021年是私募公司債到期規模的高峰,2019年到期規模持續攀升至8935億元,2021年達到峰值8994億元。

據瞭解,私募公司債的期限大多是3~5年。這意味著,今年即將發行的這類債券到期年份可能是2021年。那麼,未來三年的到期債券規模將超過這一統計,尤其是2021年的到期債券還本規模估計會超過萬億元。

目前,從發行人看,熱衷於通過私募公司債融資的企業,排在第一位的是金融業,其次是建築業。

評級方面,大概只有一半的私募公司債在發行時有債項評級,其中大部分都在AA以上,債項評級在AAA以上的約有三分之一。

銀行是最大持有人

還本高峰也意味著兌付高峰,而近兩年債券違約時有發生。

Wind資料顯示,2017年全年交易所、銀行間、櫃檯市場共計發生49起債券(包括公募債29起和私募債20起)違約案例,有的是還不了利息,有的是還不了本金。其中,有21起債券在違約發生後(不限於2017年年內的違約案例)才逐步兌付本金或利息。

不同於公募債的是,私募公司債的持有人數量不多,最多五六十人,少的甚至只有一兩人,而且通常是金融機構及旗下理財產品購買。因此,一旦違約,更多的做法是機構持有人與發行人協商逐步兌付,或者直接訴之公堂。

去年,“10英利MTN1”未能足額兌付,華泰證券就向其發行人天威英利發起訴訟。此前,廣州證券承銷的私募公司債“14吉糧債”違約,持有人東興證券和安信證券也都提起訴訟,要求吉糧收儲承擔全部責任,擔保人吉林糧食集團有限公司及廣州證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中證協資料顯示,私募公司債的持有人來源於商業銀行(含農信社)的資金最多,約占非公開募集公司債券募資總額的四分之一;其次是特定客戶資產管理計畫、券商資管計畫、公募基金、證券公司自營資金等,這四類資金約占十分之一。
相關新聞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