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公用事業

光伏發電補貼將逐步下調 倒逼行業加快技術和應用創新

北京
2016-05-17 10:46

已收藏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電價處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將逐步下調光伏發電補貼水準,直至取消補貼。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此舉將倒逼國內光伏行業在技術和應用方面加快創新。

光伏發電屬於新能源發電類型,由於其發電成本高於傳統能源,因此世界各國在其發展初期都給予適當補貼,中國也不例外。近年來,在各項利好政策的激勵下,我國光伏產業發展迅速。國家能源局的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底,中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4318萬千瓦,成為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

不過,在光伏電站加快建設的同時,行業發展對政策的依賴性也日益凸顯,出現了消納難、棄光現象嚴重、補貼資金缺口擴大等突出問題。

在日前舉辦的"首屆中國光伏+創新發展論壇"上,與會的業內人士指出,光伏發電一方面需要政府繼續扶持,鼓勵發展;另一方面,從長遠來看也必將逐步取消補貼,減少政策依賴。"十三五"期間,我國光伏行業將進入轉型期,即從規模擴張型發展到品質效益型發展的轉變。"後補貼時代",企業必須依靠技術進步降本增效,同時通過實施"光伏+"戰略,拓展光伏發電應用場景。

西安隆基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振國坦言,我國光伏行業正面臨優質建設資源有限和電價補貼下調兩大挑戰。在這樣的雙重壓力下,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在技術方面不斷創新,通過降本增效來提高光伏發電系統的經濟性。

華為智慧光伏業務中國區副總經理胡宜春說,光伏發電的補貼是在不斷下調的,目標是做到平價上網,從政策層面倒逼企業進步。現在投資光伏電站,尤其要關注的是整個生命週期內的投資回報,包括發電量和運營維護效益的提升等。華為提出的智慧光伏解決方案,通過精細化控制可以讓電池板在25年內多發3%甚至更多的電,從而降低度電成本。

晶澳太陽能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曹博告訴記者,公司成立了矽片、電池和系統研發中心,通過研究成果的應用使光伏電站的發電量提升10%到15%。"我們的目標是3到5年內,光伏發電成本跟火電達到平衡。"曹博說。

在通過技術創新降本增效的同時,實施"光伏+"戰略,拓展光伏發電應用領域也被業內公認為"後補貼時代"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有效路徑。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說,通過實施"光伏+"可以開拓更多、更廣泛的應用空間。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介紹,光伏行業現在正在探索跟鋼鐵工業、水泥工業、玻璃工業等高耗能產業對接,通過這種方式既能提高光伏發電利用率,又能達到節能環保的效果。

此外,石定寰認為,政府要下決心把分散式光伏發電概念引入新型城鎮化建設當中去。各級政府在推動綠色城市、低碳城市建設中,應該對用電量中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占比進行規劃。

業內人士坦言,在補貼力度逐步下降的背景下,光伏企業如果還是維持原來的建設和運營模式,投資收益就會下降。中國電建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資源及總圖所所長馬高祥認為,這個問題也可以用"光伏+"解決,比如通過技術手段把光伏電站與旅遊景觀融為一體,通過與旅遊、水產養殖等產業聯合,增加收入來源。
相關新聞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