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大學日前發佈新聞公報說,部分人體腸道細菌會產生一類被稱為吲哚的化合物。在腎功能正常時,吲哚會隨尿液排出體外,而腎功能下降導致排尿量減少時,吲哚就會在血液中積蓄。此前的研究顯示,吲哚及其轉化而成的硫酸吲哚酚均與腎功能衰竭的發展相關,而硫酸吲哚酚是具有代表性的尿毒癥毒素之一。
在本項研究中,該大學研究人員參與的研究團隊首先培養出能產生吲哚的大腸菌,再向培養液中混入親和人體雙歧桿菌。研究人員觀察到,有一些雙歧桿菌菌株能大幅降低大腸菌產生的吲哚濃度,並最終將吲哚轉化成能改善大腦功能和增強免疫力的物質。
研究團隊通過進一步實驗發現,TrpB和ALDH兩種基因在吲哚代謝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研究人員通過分析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資料庫中細菌菌株基因組發現,同時擁有TrpB和ALDH兩種基因的只有95個菌株,且全部屬於雙歧桿菌屬。
本項成果已發表於新一期《腸道微生物》雜誌上。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