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病等許多神經退行性疾病均以大腦中的蛋白斑塊沉積為主要病理特徵,但迄今為止,聚焦於分解和清除腦部蛋白斑塊的療法對相關疾病收效甚微。
據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近日發佈的新聞公報,該校與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合作發現,一種被稱為"綜合應激反應沉默因數(SIFI)"的超大分子蛋白複合物在多種神經退行性疾病發病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這種蛋白複合物具有兩方面功能,即清理腦部蛋白斑塊聚積,並關閉由蛋白斑塊聚積引發的腦細胞應激反應。當腦細胞出現蛋白斑塊異常聚積時,由SIFI調控的腦細胞應激反應會被開啟以清除斑塊;而當斑塊被清理乾淨,SIFI會關閉腦細胞應激反應。研究人員比喻,該過程就如同"打掃乾淨房間"並且"在上床睡覺前關燈"。
研究人員發現,在共濟失調和早發性癡呆等神經退行性疾病模型中,SIFI某些組分會發生突變。在這些疾病發病過程中,大量聚積的蛋白斑塊"劫持"了由SIFI調控的腦細胞應激反應沉默機制,通過干擾使該機制停擺,而腦細胞經歷持續的應激反應最終會死亡。也就是說,"(蛋白)沉積物不會直接殺死腦細胞,它們使燈持續亮著而導致腦細胞死亡"。
研究還發現,在早發性癡呆小鼠模型中,使用一種可關閉腦細胞應激反應的藥物有助於腦細胞的存活。相關論文已發表在近期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
研究人員認為,許多以蛋白斑塊沉積為主要特徵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可能具有類似發病機理,這意味著通過藥物關閉腦細胞應激反應有望成為治療多種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新策略。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