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科技

"吉林一號"研發背後的科技力量

新華社,長春
2022-12-14 12:15

已收藏



新華社長春12月14日電題:"吉林一號"研發背後的科技力量

新華社記者孟含琪、張建、王帆

12月9日,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商用遙感衛星星座"吉林一號"又有8顆衛星進入太空。迄今為止,83顆衛星組成了中國規模最大的商用遙感衛星"天團"。

重量從400多公斤到20公斤,成本從每顆千萬元級到每顆百萬元級……歷經8年時間,通過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人員不懈努力,"吉林一號"衛星發生大變化,離不開兩個成功密碼。

密碼一:實現載荷平臺融合技術。長光衛星黨委書記、副總經理賈宏光介紹,2015年升空的首組4顆衛星,就跨過了傳統的"平臺加載荷"設計方式,採用星載一體化技術。"平臺加載荷"模式中,載荷和平臺界限分明,載荷要根據平臺的設計調整,衛星的重量、體積難以靈活安排。星載一體化增加了載荷設計的靈活性,重量、體積可通過設計進一步下降。

這還遠遠不夠,隨著技術進一步升級,衛星實現了載荷平臺融合技術,使更多部元件可共用一個處理器,節省很多空間。過去很多執行單一結構功能的部元件被賦予更多功能,比如相機遮光罩還能作為整星承力結構元件發揮作用。空間節省後,衛星"體重"大幅降低,此次發射的"吉林一號"平臺01A星重量僅有20公斤。"重量降低,火箭運載成本隨之減少。"賈宏光說。

密碼二:從單星研製到批量生產。長光衛星綜合電子研究室主任鄒吉煒說,過去採用單星生產模式,整個研發隊伍全部圍繞一顆星的各項工作從事研發、組裝、實驗等任務。如今,衛星開始批量化生產。"過去在衛星系統測試環節,1顆星需要兩個人、兩個月完成,如今6顆星並行測試,一個人、一個月即可完成,效率提升的同時降低生產成本。"鄒吉煒說,"今後像造汽車一樣造衛星已不是夢想。"

逐漸龐大的衛星家族被賦予更多應用場景。它們活躍在農業生產領域,提供長勢分析、墒情分析和受災情況判斷;它們受命于林業領域,在林業資源分佈與變化監測、森林火災預警與監測、森林病蟲害監測等方面大顯身手。交通建設、文化旅遊、應急防災……隨著時間的推移,"吉林一號"星座距離普通人的生活將越來越近。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