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科技

新研究有望説明科學家探明中子星內部結構

新華社,東京
2022-10-28 10:42

已收藏



新華社東京10月28日電(記者錢錚)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大阪大學、東北大學27日發佈聯合新聞公報說,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用電腦類比了雙子星合併後發出引力波的波形,"讀出"了超高密度物質的詳細性質。該研究有望説明科學家探明中子星內部結構以及超高密度物質的性質。

中子星是除黑洞外密度最大的天體。新聞公報說,目前有理論預測在中子星中心那樣的超高壓環境下,被封閉在中子、質子等強子內的誇克會逐漸被釋放出來,最終轉變成誇克物質並連續出現。這種理論稱為"強子-誇克連續性"。

2017年和2019年,美國鐳射干涉引力波天文臺兩次探測到來自雙中子星合併的引力波。不過由於引力波探測器的特性,捕捉到兩個中子星相互靠近以及合併的瞬間已經是極限,而中子星碰撞之後會發生什麼則無法探知。

根據"強子-誇克連續性"這一理論預測,研究團隊首次用電腦類比了雙中子星一邊釋放引力波一邊合併,最終形成一個高速旋轉的中子星的過程。

研究小組根據雙中子星合併後超高壓狀態變化的三種不同模式分別進行類比,並對發出的引力波的波形進行了詳細分析。結果顯示,伴隨"強子-誇克連續性"產生的引力波,在三種不同模式下,其頻率出現明顯的不同。

該研究成果已線上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物理評論快報》雜誌上。
相關新聞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