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科技

"一根網線"牽起滬遵教育協作新圖景

新華社,貴陽
2020-12-17 09:25

已收藏



新華社貴陽12月17日電(記者吳振東、駱飛)上海與遵義相距上千公里。然而,依託於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兩個城市多年攜手發展,形同比鄰,對口幫扶成果豐碩。如今,"一根網線"又牽起滬遵教育協作新圖景。

11月下旬的一天,上海市同濟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教師錢君給學校八年級的孩子上生物課,講的是"給蘇州河做體檢"。上課前,她打開視頻軟體,讓遠在1700公里外的貴州省赤水市文化中學30多名學生同步聽課。課上,錢君和貴州學生進行了順暢的互動。

"最大的收穫是開闊了視野,就像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文化中學校長譚立維想到,蘇州河邊的微生物實驗,赤水河邊也可以做。"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要更加貼近他們的日常生活。"

教育資訊化技術的有效應用,正在為上海與遵義協同推進教育發展帶來新機遇。從2013年結對幫扶以來,助力提升遵義教育水準就成為上海對口幫扶的主要工作之一。

多年來,從組織本地中小學"送教入遵",到如今面對教育需求日漸多元的現實,上海與遵義共同將結對幫扶主陣地搬至線上,探索切實有效的遠端教學教研互動新路子。

線上下交流因疫情受阻的情況下,今秋新學期開始,兩地間"一校一課表"遠端教研教學機制,即受助校根據自身短板提出需求,上海結對校匹配相應資源,兩校形成個性化"課表",明確開展教學教研互動的目標、任務、頻次等。

赤水市旺隆小學校長雷輝華說,過去自己恨不得像一塊海綿,到了上海的學校,就抓住一切機會"吸收"辦學理念、教學管理、教研制度等方面的經驗,但"容量"總是有限。"現在一根網線,可以隨時向上海取經,心定了很多。"

"上海教師不遠千里,面對面、手把手地帶教這裡的教師,效果固然好,但覆蓋面畢竟有限,要想那些更為偏遠的山區學校不掉隊,線上幫扶應該成為重要的補充。"遵義市委常委、副市長,上海市第三批援黔幹部聯絡組組長尼冰說。

目前,遵義市共有近360所學校開展了與上海學校的"一校一課表"結對幫扶工作,內容涵蓋教學管理、學科教研、學生活動組織、創新課程構建、心理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更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通過網路"湧"進曾經難以觸達的偏遠學校。

推進"一校一課表",在不少上海教師看來是雙贏的。上海市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校長吳蓉瑾表示,雖說幫扶的理念是"遵義所需、上海所能",但上海教師也從中受益良多。"當地老師對事業發展的追求,對每個孩子的關注程度,都值得上海老師們學習。"

"成功的幫扶不是一方的單向付出,而是兩地師生的共同成長、攜手共贏。"尼冰說。
相關新聞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