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科技

新電子-分子碰撞模型資料庫助力國際核聚變研究

新華社,悉尼
2020-12-04 11:37

已收藏



新華社悉尼12月4日電(記者陳宇)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在超級電腦説明下創建的電子-分子碰撞模型資料庫被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採用,為ITER開發控制核聚變的關鍵診斷工具提供了幫助,朝最終實現受控核聚變又邁出一步。

核聚變是太陽等恒星的能量來源。在這些星體核心的超高溫和高壓下,氫原子核相互碰撞,聚合成更重的氦原子核,並在此過程中釋放巨大能量。ITER計畫是一個全球性的科研合作項目,旨在模擬恒星發光發熱的核聚變過程,探索受控核聚變技術商業化的可行性。

主導本次研究的澳大利亞柯廷大學博士生利亞姆·斯卡利特認為,ITER研究人員需要掌握"核聚變等離子體"各種不同類型碰撞的詳細知識,以最終實現受控核聚變,而他們的資料庫可以填補這方面的空白。

斯卡利特說,他們的新資料庫包括由氫原子及其同位素構成的分子之間不同類型的碰撞,碰撞的結果超過6萬種。這使得國際同行們能夠創建出準確模型,而這種模型可説明ITER研究人員預測核聚變等離子體將如何輻射,開發出對控制核聚變來說至關重要的診斷工具。

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新一期美國《原子資料與核子資料圖表》雜誌上。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