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成果由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孔慶鵬研究員團隊與蘭州大學董廣輝教授團隊基於遺傳-考古證據聯合完成。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國家科學評論》。
研究團隊介紹,耐寒農作物大麥向青藏高原的傳播與利用,被認為是促進史前人群大規模永久定居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區的關鍵因素,但對於大麥農業向青藏高原傳播是人群擴散模式,還是技術交流模式,學術界尚未有清晰認識。
論文第一作者、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李玉春博士介紹,根據考古學證據,距今5200年前至3600年前,即大麥農業尚未向高海拔地區大規模擴散之前,粟黍農業人群已在青藏高原東北河谷低海拔地區大規模定居。而在這一階段後期,低海拔地區出現了粟黍-大麥混作的現象。
據此,該團隊推測,很可能是粟黍農業人群在低海拔地區採納了大麥農業後,進一步將其引入到高海拔地區。
研究團隊為了驗證該假設,深入分析了8277份現代藏族及其周邊人群58514份的線粒體DNA遺傳變異資料,結合不同海拔農作物遺存的碳十四測年資料和人骨碳同位素值資料,最終鑒定出兩個遺傳組分,其起源遷徙與粟黍農業的起源、強化以及向西的傳播均很好吻合。同時,這兩個遺傳組分在中國北方新石器遺址出土的粟黍農業人群骨骼的DNA中也有發現,進一步顯示其很可能代表了藏族人群中尚存的源於粟黍農業人群的遺傳組分。
據介紹,這兩個遺傳組分仍廣泛分佈于現代藏族不同地理人群中。同時,藏族人群與其他東亞人群有著明顯的遺傳分化,而對該分化貢獻最大的恰好是粟黍農業人群遺傳組分。
董廣輝告訴記者,通過對遺傳學與考古學證據的對比研究,研究人員還原了大麥農業向青藏高原傳播過程中的人群遷徙歷史。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