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網報導,中國航太專家表示,今年中國航天局計畫發射28次,有望再次刷新我國航太發射的紀錄。2017年,中國太空計畫有很多重頭戲,4月份將發射首艘天舟一號貨運飛船,之後還要發射北斗三號、嫦娥五號等。可見,中國的航太能力正越來越強。
2017年航太發射創新紀錄 太空計畫重頭戲精彩紛呈
據中國航太專家稱,2016年火箭發射總計22次,與美國持平,超越了俄羅斯。2017年中國航天局計畫發射28次,這將刷新之前中國太空發射的紀錄。今年4月,中國將對空間站所需的一些核心技術進行測試,中國的空間站有望在2022年建成並投入使用。今年晚些時候,中國將向月球發射無人探測器,從月球上收集並帶回土壤樣本。中國還有志於在下一個10年內成為在月球背面登陸的第一個國家,同時讓探測車在火星著陸。在十三五期間,我國還將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重型運載火箭工程也將啟動。
>>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計畫4月發射
我國自主研製的首個貨運飛船天舟一號近日通過出廠評審,這意味著天舟一號已經“健康”出廠,中國向建成空間站又邁出一大步。
從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網獲悉,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出廠評審會已於1月12日召開,與會領導及評審專家認為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符合出廠放行準則要求,一致同意通過出廠評審。
貨運飛船天舟一號是中國自主研製的全新的飛行器,主要承擔為空間實驗室運送消耗物品、推進劑、維修設備、維修器材和試驗載荷設備等任務,並且下行一些空間站廢棄物。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為全密封貨運飛船,起飛品質13噸,物資運輸能力6噸,採用兩艙構型,計畫2017年4月在海南文昌發射場由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發射。隨後它將與天宮二號進行交會對接,並為天宮二號“太空加油”,開展推進劑在軌補加等技術驗證,為我國2020年建成空間站搭橋鋪路。
專家稱,貨運飛船是載人空間站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任務是為空間站或空間實驗室補加推進劑和運輸貨物,並將空間站廢棄物帶回大氣層燒毀。天舟貨運飛船採用型譜化方案,設計了全密封貨物艙、半密封貨物艙、全開放貨物艙和推進艙四個模組,形成全密封、半密封和全開放貨運飛船3種型譜,未來能滿足空間站不同貨物運輸需求。
與天宮二號對接後,天舟一號的工作時間將達到半年左右。我國將開展試驗,利用它對空間站姿態、軌道進行控制。
>> 嫦娥五號將進行月球表面採樣
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近日表示,我國將在2017年12月前後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實現月球軟著陸以及採樣返回。這意味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最後一步即將完成。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科技委顧問葉培建院士介紹,嫦娥五號包括軌道器、返回器、上升器、著陸器四部分。到達月球軌道後,軌道器和返回器繞月飛行,著陸器和上升器在月面降落。著陸器用所搭載的採樣裝置在月面採樣後,裝入上升器所攜帶的容器裡。
隨後上升器從月面起飛,與軌道器、返回器組成的組合體進行交會對接,把採集的樣品轉移到返回器後分離。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飛向地球,在距離地面幾千公里時分離,最後返回器回到地球。
中國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介紹,嫦娥五號重達8.2噸,將由我國目前推力最大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發射。此次任務有望實現我國開展航太活動以來的四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公里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 北斗三號計畫7月首次發射
由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抓總研製的“北斗三號”衛星計畫在今年7月左右進行首次發射。2017年,“北斗三號”共計畫發射6至8顆,將實施數次一箭雙星發射。
我國計畫在2018年完成18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率先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基本服務;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北斗三號服務區域將從北斗二號時的覆蓋全球三分之一擴大到覆蓋全球;衛星性能也大幅提升,單星設計壽命達到12年。我國自2015年以來已成功發射5顆北斗全球導航試驗星,目前已完成試驗驗證,基本固化了北斗三號衛星的狀態。此外我國力爭在2030年前建成以北斗系統為基石的國家綜合PNT(定位、導航、授時)體系,顯著提升時空資訊服務能力。
中國政府代表團向與會代表系統介紹了北斗系統的基本組成和服務性能、在新一代空中航行系統中的重要地位、在通用航空和運輸航空中的應用,多頻多星座衛星導航系統的優勢,以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自2012年提供區域服務以來的建設、發展情況,中國民航衛星導航應用實施情況。中國民航局還鼓勵各國民航當局、產業界和用戶在衛星導航需求、標準、相容交互操作、應用驗證等層面進行合作。
航太事業意義重大 太空經濟掘金四大領域
航太事業作為國民經濟、國計民生的需要。航太技術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捷,GPS導航、通訊、海洋星、遠端教育,遠端醫療都離不開航太發展。這就是國計民生、國家建設的需要。航太技術也是國家安全的需要。未來的戰爭是海、陸、空、天,以天為基礎的資訊戰爭。航太技術的發展是實現國防的現代化的必要條件,因此航太事業也成為各國政府發展的重要領域。航太技術還是人類尋找新資源新能源的需要。地球的資源開發有限,人類要到其他星球上去尋找新的能源、新的資源來使人類長久生存。
衛星:廣發證券分析師表示,衛星通信技術順應資訊化戰爭需求,從海灣戰爭以來的歷次現代戰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全球只有16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軍事通信衛星,美國規模和技術全球領先,俄羅斯數量雖多但技術較落後,歐洲各國獨自發展,雖有技術但覆蓋領域不足。我國軍用衛星通信系統相對落後,但需求迫切,只能依靠自己研發,我們預計未來十年國內軍用衛星通信系統投入的規模有望超過250億美元。相關公司:中國衛星、華力創通、振芯科技
北斗導航:根據《衛星導航產業規劃》,到2020年中國衛星導航產業產值將達到4000億元,其中北斗產業的貢獻率至少達到60%;對應2020年北斗產業規模將達到2400億元,行業成長空間巨大。安信證券研報顯示,隨著軍改步伐加快,我國北斗完整產業鏈初步形成,發展加速有望超預期。相關公司:北斗星通、中海達、海格通信
運載火箭:國金證券航太科技集團已經將“十三五”末的資產證券化率目標設定為45%(目前僅為15%),預計航太科技集團將啟動較大規模的資產重組。在此過程中,重型運載火箭發動機的資產整合有望加速。相關公司:航太動力、航太機電
深空探測: 業內人士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火星探測計畫或落地,航太業有望迎來飛躍式發展。長征七號首飛成功,搭載的多用途飛船也進入太空,我國深空探測進程將加速推進。相關公司:航太動力、航太電子、航太科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