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曉剛,在2016中國機器人產業推進大會新聞發佈會後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12月13日~16日召開的上述推進大會將發佈3項聯盟標準,此後將共有17項聯盟標準陸續出爐。
按照工信部的規劃,到2020年,中國要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培育3家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打造5個以上機器人配套產業集群、在高端市場的產品佔有率達到50%以上。
據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發佈的2015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統計資料,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持續發展,年銷量連續第三年位居世界首位,並超越整個歐洲市場銷量總和。
不過,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標準和檢測認證體系不健全。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發佈的《2016年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我國在機器人方面缺乏行業標準和認證規範,勢必造成質低價廉的惡性競爭。
一方面,企業在設計產品時缺乏統一的物理安全、功能安全、資訊安全等指標,技術尚未成熟便搶先上市,導致國產機器人產品品質參差不齊;另一方面,行業進入門檻低,部門企業未找准產品定位便盲目投入,忽略技術研發,產品以組裝為主,造成大量低端產能。《白皮書》也提到,我國機器人產業的行業標準有待進一步規範。
在國家標準尚在醞釀之時,行業內的自律標準也在積極推進。宋曉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安徽蕪湖召開的2016中國機器人產業推進大會將會發佈3項聯盟標準。宋曉剛還表示,涉及到服務體系、產品標準、零部件等方方面面的標準正在編制中,此後陸續將會有17項聯盟標準發佈。
當談到在制定過程中機器人企業的反響時,宋曉剛說,技術水準較高、發展較好的企業非常希望通過制定相應的國家標準,不斷完善行業規範、提升產品品質。另一面則是,對於剛剛進入產業的企業來講,當產品達不到標準,會很難進入產業,標準實質上也是提升了行業門檻,一些競爭力較低的企業將面臨淘汰出局的危機,因而這類企業可能對行業標準方面的規劃不太感興趣。
深圳市智慧型機器人研究院科技委主任張啟毅此前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機器人產業的標準化和整個機器人行業的發展階段相輔相成,整個行業發展到成熟階段,標準才能更好匹配行業。
行業標準的建立有助於完善整個機器人產業體系,幫助能力較弱的機器人企業樹立對標思維。宋曉剛指出,按照目前產業化的需求,尤其是企業的需求,出臺規範化的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一方面會對技術水準較高的企業的發展起到助推作用;另一方面也讓實力較弱的企業有一個對標標準,在標準的框架下提升自身的產品品質。
宋曉剛還補充道,上述提到的17項聯盟標準算是行業自律性的標準。而涉及到安全、環保等方面則需要在今後匹配一些強制性標準,強制性標準一定是國家標準。在宋曉剛看來,一些行業標準在發佈後,如果完全符合國家層面的相關要求,也有進一步上升到國家強制性標準的可能。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