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從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獲悉,中國重型運載火箭已完成深化論證,如果相關工作進展順利,15年內有望實現首飛。
據新華社6月27日消息,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楊保華說,中國的重型運載火箭已完成深化論證,在目前的設計藍圖中,重型運載火箭箭體直徑近10米,全箭總長近百米,運載能力是現有火箭運載能力的5倍多,完全可以滿足未來載人月球探測、火星取樣返回、太陽系行星探測等多種深空探測任務需求,保障中國在未來宇宙探索和更大更遠空間的話語權。
“我們計畫通過四五年的時間,突破一系列關鍵技術,為重型運載火箭工程研製打下基礎。”楊保華說,如果相關工作進展順利,15年內有望實現首飛,這將大幅提升中國自主進入空間的能力。
據介紹,重型運載火箭是指火箭起飛推力在3000噸上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在100噸左右的火箭,主要用於載人登月任務和發射大型深空探測器。
值得關注的是,在2016年的宇航發射任務中,有15次為重大專項任務或首飛任務。載人航太工程要完成長征七號首飛、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發射任務,備受各方矚目。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將完成兩顆北斗衛星發射任務,確保區域導航系統穩定運行。高分專項將發射高分三號衛星,進一步完善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建設。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將首飛,這對於探月工程後續任務的推進和空間站工程的實施更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中國航太科技集團的《“十三五”發展綜合規劃綱要》,未來5年,將完成載人航太工程空間站試驗核心艙建設,探月工程圓滿完成三期任務,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長征七號等成功首飛。到2020年,在軌航天器數量超過200顆,年均發射數量達30次左右。航太產業的相關上市公司在“十三五”時期有望迎來巨大的發展契機。
國金證券研報顯示,運載火箭、衛星應用、空間寬頻互聯網三大工程將中國航太工業未來發展的重點,市場規模在“十三五”末有望達到8000億元以上。A股中航太動力、航太機電、中國衛星等上市公司,涉及航太技術研發相關業務。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