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正在探索由政府引導、市場化主體參與的生態治理模式,推進礦山綜合整治和地質環境生態修復。
2019年,中國自然資源部門發佈意見,提出通過賦予一定期限的自然資源資產使用權等激勵機制,推行市場化運作、開髮式治理、科學性利用的模式,加速推進礦山生態修復。
在砂石骨料礦山眾多的河南淇縣,礦山生態修復已初顯成效。一座座曾經的"斷頭山"披青吐綠,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靠山吃山",在淇縣,人們這樣形容曾經興盛的採礦業。太行山山石硫化物含量低、強度高,適合作為建築石料,到2012年,淇縣露天礦山企業達40餘家。
在礦山集中的鄉鎮,村民告訴記者,挖礦最厲害的時候,他們都不敢開窗戶,"吃飯捂著碗,睡覺蒙著臉,一年還能吃一塊預製板"。
"採礦改變了地形地貌,容易引發崩塌、滑坡等,礦山采完廢棄不用,地質風險更大。"淇縣自然資源局局長馬學周說,只有及時進行生態修復,才能避免更大的災害。
一系列圍繞著"修山"的行動隨即展開。按照"山前、淺山、深山"的格局,從2018年起,淇縣謀劃實施了山水林田湖草專案,以"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吸引社會資金"的方式,總投資5.11億元,治理面積約10000畝,目前已累計投資約3億元。
在淇縣露天礦山修復工程現場,記者看到,原有的礦坑已經實現了複渣複土,山岩下修建了防止水土流失的擋牆,沿著山坡,一個個由可降解材料紮起的"魚鱗坑"呵護起人工栽下的側柏、白皮松苗,現在已經綠意盎然。
在缺水的淇縣,創造良好的維護條件是林木成活的前提。"要種樹,先修路,目前我們主要的治理點都通了路,確保水源、人員能夠上山維護苗木。"淇縣龍泉溝礦山治理點負責人楊寬才指著不遠處的山頭告訴記者,幾年前修復的植被,現在已經看不出曾經開採過的痕跡。
生態修復的同時,淇縣對露天礦石開採業的整合治理也已初具規模。目前,淇縣曾經的40多家露天礦山企業已優化重組為兩個年產千萬噸的綠色礦山,產業園區也在籌畫中。
在位於淇縣田溝礦區的恒源礦業生產區,山間微風吹過,記者卻看不到塵土。所有車間均採用封閉式全負壓吸塵,生產線自動管控,工人在監控室即可操作生產。
"我們現在全都是邊開採邊修復,打造綠色礦山。"恒源礦業砂石骨料廠廠長韓立濤介紹,目前他們的開採方式是一階采完,在底部向外留出平臺,平臺上回填客土植綠,再開採下一階。所有生產產生的石粉都會進行二次利用,對所有原料"吃幹榨淨"。
最新評論